-
北京经开区又一家企业拿到“碳中和”证书零碳的秘诀是…
松下电气节能措施的推进、光伏发电和购买CCER 碳交易(中国经核证的自愿减排量)进行抵消是他们的零碳秘诀2021-09-10 10:51:3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155.html -
深市上市公司公告(9月10日)
晶科科技(601778)公告,此前公告显示,公司全资子公司晶科电力有限公司(简称“晶科有限”)拟将其持有的宜兴品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宜兴品和”)、宿州盛步光伏发电有限公司2021-09-10 09:18:0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120.html -
全省首个“碳中和”园区高效运转
9月1日,在国网德州供电公司零碳物资检测中心,工人们正在对电力物资进行检测。该中心共设置检测工位13个,能检测26种电力物资,使用的电源全部来自屋顶光伏发电。2021-09-08 12:28:2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890.html -
搭乘碳达峰、碳中和的东风,隆基股份或许扶摇直上!
成立于2000年的隆基股份,是全球最具价值的太阳能科技公司。从光伏材料、光伏发电设备到太阳能电站系统,为光伏发电事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在2020年第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上,我们向世界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且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2021-07-04 15:42:4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713.html -
“双碳”背景下的源-网-荷-储协同现状与问题
2020年以来,我国先后明确“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能源转型目标。但风电、光伏发电出力的随机性、波动性明显,不断增长的新能源发电规模对其大范围优化配置和电力系统灵活性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十年,由可再生能源引发的日内新增功率波动将2021-06-27 20:03:1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705.html -
省能源局赴阳光电源公司开展可再生能源“十四五” 座谈调研
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刘健同志率队赴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并召开可再生能源“十四五”发展座谈,听取可再生能源企业关于“十四五”期间风电、光伏发电、储能等产业发展思路和意见建议2021-05-24 10:23:5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411.html -
光伏发电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项目是如何开发的?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05-23 19:19:3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95.html -
中世成与新疆申能投资有限公司签订CCER项目合作开发合同
为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响应全球变化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021年1月25日新疆申能投资有限公司与我司签订国内自愿减排(CCER)项目合作开发合同,决定将其投资开发的的新疆申能投资有限公司克拉玛依5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国内自愿减(CCER)项目的开发。2021-05-22 18:45:5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15.html -
光伏+建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5月8日,国检集团与索比光伏网联合在北京举办光伏+建材"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研讨会,就能源规划、光伏+建材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探讨、用于碳抵消的各种光伏发电项目、碳中和评价标准、CCER自愿减排项目第三方的开发与核证、碳交易与碳资产管理等内容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2021-05-21 13:35:2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68.html -
光伏+建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5月8日,国检集团与索比光伏网联合在北京举办光伏+建材"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研讨会,就能源规划、光伏+建材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探讨、用于碳抵消的各种光伏发电项目、碳中和评价标准、CCER自愿减排项目第三方的开发与核证、碳交易与碳资产管理等内容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2021-05-21 13:32:4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