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罗霞:建议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碳中和
“交通运输行业是全球第二大碳排放源,是各国碳中和行动的关注重点,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有重要影响。”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四川省委会副主委、成都市委会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教授罗霞聚焦碳中和领域,建议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碳中和。在她看来,未来我国交通运输需求将持续高速增长,减排难度和减排潜力也将随之增大。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2021-05-27 19:32:3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415.html -
“碳中和”将对中国化工产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2020年12月份国务院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中,明确提及: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05-24 15:16:1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413.html -
生物质发电、制氢以及低温电化学研究进展综述
生物质是指储存化学能和太阳能的植物或动物材料,传统上被广泛应用于产热和各种工业过程。生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氢元素,是制氢的极好原材料。因此,生物质是发电或制氢的可持续来源。虽然生物质发电厂和生物质转化厂已经商业化,但如何开发更有效、更经济的技术,进一步提高生物质转化效率和减少这些电厂对环境的影响,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挑战2021-05-23 18:07:1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49.html -
碳资产管理是下一个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兴行业
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一直是全球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极端气候现象频发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世界气象组织不久前表示,2019年6月下旬席卷欧洲多国的热浪同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环境造成的影响有着必然联系。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增加将引发更大规模的全球热浪、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海洋温度升高和极端气候。关注气候变化的同时,呼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 的呼声日益高涨。气候变化影响每一个人,任何一2021-05-22 19:07:1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16.html -
彭文生:碳中和路径和经济影响
5月18日,在杭州富阳举办的“中国幸福城市治理论坛暨‘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启动仪式”上,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金研究院执行院长彭文生发表了主题演讲。2021-05-22 17:02:0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92.html -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核查体系及报告标准解析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18年的预测,2030年到2052年之间全球温升将达到1.5℃,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将造成海平面进一步升高,对于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状况产生难以预测的负面影响。因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采取措施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必要性日益迫切。2021-05-22 16:42:5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85.html -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化工产业风口在哪儿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从提出到加快落实只有半年左右,速度之快令能源化工行业始料未及。“双碳”目标将对我国能化行业产生哪些影响?在近日于广西钦州召开的2021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业内专家认为,“双碳”战略的提出将对能化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在未来几十年里,能化行业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甚至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与此同时,行业内也将蕴含极大的投资机会。2021-05-21 13:39:0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69.html -
技术创新驱动“碳中和”之路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近日,首届全球影响力投资圆桌在北京举办。2021-05-20 14:01:2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16.html -
“碳达峰 碳中和”如何影响未来?青年热议低碳生活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2021年我国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同时,“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05-20 10:34:2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91.html -
怎样看待储能的发展?
储能的规模应用将对风电、光伏发电等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提高电网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平滑负荷曲线,减少远端负荷需求,降低电网备用容量等产生深远影响。“十四五”期间,抽水蓄能的新增装机占比仍然较高,电化学储能将持续高速增长。2021-05-20 10:26:0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