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藏高原最大油气田日产天然气1800万立方米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4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自4月中旬天然气生产进入淡季以来,青海油田通过优化钻井、提升钻井速度等措施,使青藏高原最大油气田天然气日产达1800万立方米,为历年同期最高。2017-05-05 04:24:0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338.html -
山东电建建设“沙漠明珠”
短短三年时间里,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简称:“山东电建”)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连续中标四个沙特阿美项目,合同总金额高达41.29亿美元,在国际高端工程市场上成功站稳了脚跟。尤其是该公司承揽的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输送管网系统首次扩建工程―――沙特阿美MGS一期燃气增压站项目,更是实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新突破。2017-04-26 12:43:3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282.html -
15家钢企预计一季度净利翻倍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9日,按照申万行业一级分类,钢铁行业已有15家公司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另有一家已发布一季报,披露进度接近4成。上述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100%。其中,南钢股份增幅最大,达到43.9倍;去年亏损的华菱钢铁一季度则实现扭亏。一季度钢铁良好的基本面加上去年同期较低的基数,是钢铁行业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2017-04-20 11:25:0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269.html -
卡塔尔重启全球最大天然气田建设
受长江中上游持续降雨影响,近期三峡水库入库流量24小时内增长近1倍,10日坝上水位创下25年来历史同期最高纪录。2017-04-11 13:01:4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234.html -
我国成品油价格将迎上调 涨幅或创年内新高
4月12日24时,我国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将到来。近期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国际油价创出近一个月新高。受此影响,专家预计本轮国内成品油价格将迎来上调,或有望创出年内最大涨幅。2017-04-11 12:56:4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232.html -
前沿技术助力5G渐近 全球移动通信业再临颠覆发展期窗口
世界最大的移动产品展览会“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3月2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闭幕,智能手机新品和5G技术布局成为展会焦点。期间,移动通信行业彻底被智能手机所颠覆,多数厂商欲将手机等移动设备搭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等技术,并瞄准日渐临近的5G时代,移动通讯产业和相关产品可能将再次进入颠覆发展期。2017-03-06 11:47:1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117.html -
广东梅州最大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近日,由晶科电力投资建设的广东梅州市20MW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完成部分并网发电,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梅州地区最大的农光互补电站。该项目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华工业园区内,占地总面积约600亩,总装机容量20MW。25年运营期内预计平均年上网电量为2039.47万kWh,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电力保障。同时,项目为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2017-03-04 12:30:0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110.html -
中国制造巴基斯坦最大水电站 将解决15%人口用电紧缺问题
大多数人眼中,城市的夜晚,是光的世界。高楼大厦的灯火,在夜色的衬托下,宛如悬挂在石壁上的水帘,又像飞流直下的光瀑,把城市装扮得玲珑剔透,格外壮观……你可曾想过,有这么一些地方,夜幕降临之后,全是黑暗。2017-02-28 13:37:5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085.html -
全国最大企业电网――大庆油田电网电改望升级
从中石油官方网站了解到,2月24日,中石油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王宜林主持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集团公司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以及《大庆油田电力集团深化改革升级发展框架方案》《昆仑能源有限公司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实施方案》和《中心医院社会化改革试点方案》。2017-02-28 13:26:0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082.html -
产煤大省贵州遭遇燃煤之急:煤电互伤怪圈难解
作为南方最大的产煤省区和“西电东送”主战场,2011年和2016年,贵州两次出现电煤供应紧张,电厂存煤大幅下降,一些电厂亏损严重,部分机组停运,外送电量被迫调减。两次“燃煤之急”的背后是煤炭、发电企业、电网以及政府之间的长期博弈。受访的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建议,建立煤、电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打破电煤“周期律”,打开煤电“死循环”。2017-02-27 14:41:1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