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闭
用户名: 密码:
碳中和招标网 碳中和人才招聘网
  • 汽车行业如何“减碳”?标准体系先跟上

    履行“双碳”承诺,徒有热情和口号显然不够。在全国上下掀起的减碳热潮下,相关行业、领域碳排放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正成为“双碳”目标科学、高效、扎实落地的牵绊
  • 2018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系列活动评选通知

    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组织的“全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活动历时三个月,先后走进56家企业,16个储能示范项目。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尽管储能产业在技术创新、系统优化、工程应用、政策驱动、标准体系以及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但中国储能产业发展依然取得了巨大进步,尤其是在一批优秀科学家与领先企业的长期坚守与不懈努力下,在主流媒体的鼓与呼下,储能技术应用价值不断延伸,储能产业支
  • 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省间交易电量达258亿千瓦时

    2017年11月2-4日,第九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CREC2017)在无锡召开,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英出席会议并发言。张丽英表示,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实施了新能源直接交易、替代交易和置换交易等多种方式。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省间交易电量2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截至2017年上半年累计接入充电桩16.5万个,充电电量28.6亿度。主导制定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与德国
  • 全国低碳发展体系酝酿启动

     近日,在第五届深圳国际低碳城市论坛上,业内专家表示,低碳城市试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大范围铺开,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全国低碳发展体系正在酝酿启动。未来,将逐步形成产品低碳标准体系,以金融手段推进制度化低碳发展。
  • 发改委发布节能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节能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方案提出完善燃油经济性标准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重点制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相关技术标准,加强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标准制修订工作。
  • 全国人大代表李国梁:电动汽车推广亟需“加速度”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充电模式为主、换电模式为辅发展阶段,充电难、续航里程短,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安全等问题,制约电动汽车全面推广应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国梁就提出了关于推进换电模式标准体系建设、加速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建议。
  • 湖北能源标准化委员会在汉成立 助力全省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1月6日,在省质监局支持下,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汉成立,旨在建立适应省内产业发展的“湖北版”能源标准体系,促进我省节能科技成果向行业标准转化,助力全省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 全球聚焦智慧城市建设 国内标准化工作如火如荼

    “器范自然,标准无假”。标准作为一种尺度和准则,对行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过去的实践证明,标准立得越早、越实、越精,科学创新的效果就会更明显、影响更广泛、意义更深远。当前,我国政府全力部署“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梦想下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标准体系建设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必须重视的内容。因为,得标准者得天下,谁掌握了标准,谁成为标准的制定者,谁就能在竞争中拥有主导权和话语权。为此,工控中国于
  • 节能标准促产业结构升级

    “到2020年,建成指标先进、符合省情的节能标准体系,主要高耗能行业实现能耗限额标准全覆盖,80%~85%能耗限额、能效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节能标准有效实施与监督的工作体系,产业政策与节能标准的结合更加紧密,节能标准对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节能标准化共治格局。”近日,山西省出台《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
  • 细化方案扑面而来 新能源汽车肩担转型重任

    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版)》(以下简称“《路线图》”)于近期公布,明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的发展路径。随后,《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5年)》也先后出台,为产业发展和自主技术进步提供支撑。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