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氧化碳储能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前
二氧化碳储能(CES)技术是基于压缩空气储能(CAES)和Brayton发电循环的一种新型物理储能技术,具有储能密度大、运行寿命长、系统设备紧凑等优势2022-11-06 16:41:4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822.html -
青海省光伏+潆射电储能分布式供热系统应用研究取得新成效
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光伏+潆射电储能分布式供热系统应用研究”进行了验收2022-11-06 16:17:1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820.html -
气候变化或引起“风旱”,风电产业将受冲击
据《耶鲁360度环境观察》杂志报道,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和地球两极的变暖,研究人员预测地球的风速将会降低2022-11-06 15:59:5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816.html -
专家:标准体系建设是“双碳”工作的重要基础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宿忠民就《方案》进行了解读。2022-11-06 15:38:3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808.html -
综合性海洋碳汇核算标准发布!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编制的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碳汇核算方法》(HY/T 0349-2022)(以下简称“《标准》”)经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于9月26日由自然资源部予以批准发布2022-10-20 15:33:5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771.html -
用“淀粉”做负极,钠离子电池性能更好
你能想象吗?通过化学反应,淀粉或许可以成为电池的一部分。近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陈成猛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利用酯化改性后的淀粉,通过低温氢气还原和高温碳化反应制备了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硬炭,相关论文发表于储能领域顶级期刊《储能材料》。2022-10-20 15:11:0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760.html -
大唐华北院移动式储能/新能源并网检测装置成功交付
近日,广州智光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光电气技术”)为大唐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研制的移动式储能/新能源并网检测装置完成出厂试验,性能优异,正式下线。2022-10-20 15:03:0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754.html -
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安全性能关键要素分析
目前,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各大汽车产商和研发机构的重点研究对象。2022-10-20 14:43:1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745.html -
我国绿氢制备研究取得关键突破
记者朱妍报道: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获悉,该所李灿院士、范峰滔研究员等综合集成多种可在时空尺度衔接的技术,对光催化剂纳米颗粒的光生电荷转移进行了全时空探测2022-10-20 14:22:1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739.html -
余贻鑫院士: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长期结合电力系统工程实际进行深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电力大系统安全监视、防御与控制中域的方法学方面2022-10-20 13:40:3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