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燃冰能源的开采难题,只有中国攻克了!世界纷效仿
可燃冰的开发早在2013年,他们进行可燃冰钻探时,就已以开始了,科学家在浅部地层钻遇高压浅层天然气,呈现激烈气喷现象,点着后火焰高达3米~4米,继续72小时焰高也畅游网有减小趋势2018-09-05 11:39:1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3166.html -
全球变暖最后堡垒被“攻破”:北格陵兰海冰再崩裂
8月22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今夏,北极地区异常和暖,导致原本应该长年冰封的格陵兰以北的海洋,出现海冰崩裂,且一年内更接连发生两次。气象学家形容格陵兰海冰崩裂的情况“可怕”,科学家或需要修改北极圈最能抵御变暖地区的预测。2018-08-23 13:48:5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2983.html -
科学家研发出能困住二氧化碳的系统 或能减缓全球变暖
据外媒报道,人类可能正在慢慢毁灭地球,但同时人类也有可能拯救地球。由加拿大特伦特大学的Ian Power带领的一组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开发出了一套能以比自身更快的速度将二氧化碳困在一种天然矿物中的系统,这将可能为对抗气候变化带来新的武器。2018-08-20 18:26:2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2910.html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发布“十三五”第二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的通告
重大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优先发展领域和委党组战略部署,在深入研讨和广泛征求科学家意见的基础上,现发布“十三五”第二批39个重大项目指南(见附件),2018-01-04 15:57:1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962.html -
2018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系列活动评选通知
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组织的“全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活动历时三个月,先后走进56家企业,16个储能示范项目。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尽管储能产业在技术创新、系统优化、工程应用、政策驱动、标准体系以及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但中国储能产业发展依然取得了巨大进步,尤其是在一批优秀科学家与领先企业的长期坚守与不懈努力下,在主流媒体的鼓与呼下,储能技术应用价值不断延伸,储能产业支2018-01-02 18:45:0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951.html -
可燃冰开发亟须自主技术和装备
广州12月19日电 (记者叶青 通讯员柯纪协)“我国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开采起步晚,但进步快。”19日,在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开发高端论坛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杨胜雄教授透露2017-12-21 14:45:4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913.html -
一位顶尖科学家的倒下:抗霾技术转化为何暗藏“致命陷阱”
经济观察报 特约记者 黄秋丽 一场场严重的雾霾肆掠北京时,清华大学原副校长、热能领域泰斗级科学家倪维斗院士一遍遍念叨:“付林都在看守所关了一年多了,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2017-11-06 16:13:5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551.html -
来自水分蒸发的可再生能源前景可观
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5日在线发表的最新能源研究报告称,天然水分蒸发代表了另一种前景可观的可再生能源来源。美国科学家对天然水分蒸发过程中可采集的能量进行评估,发现该过程可产生的功率密度是风电的三倍,这将为可再生能源面临的间歇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2017-09-30 15:35:5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241.html -
我国科学家在南海首探到裸露可燃冰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22日发布消息称,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了裸露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这一成果形成的研究论文日前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球系统学》上在线发表。2017-09-25 12:11:2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1188.html -
惊!污染可能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降低25%
众所周知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灰尘颗粒的沉积严重制约着光伏发电效率,此前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例如使用无人机技术来清洁太阳能板。不过这些污染物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影响到底有多大呢?杜克大学的工程师与印度理工学院甘地分校的科学家合作试图寻找出答案。2017-06-30 12:00:3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0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