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发展”战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重庆水务环境集团6月5日揭牌
据了解, 重庆水务环境集团原名为“重庆市水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经过十年发展,已由单一水资源产业发展成为涵盖供排水、固废处理、危废处置、环境治理等领域的综合环境产业集团,并拥有水务股份、三峰环境两家A股环保类上市公司。2021-06-05 18:53:1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619.html -
北京正开展碳达峰评估 研究制订碳中和行动纲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欧阳明高(左一)介绍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潜力。 徐婧 摄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徐婧 陈杭)据悉,北京市正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碳达峰评估,并研究制订本市碳中和行动纲要。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这是记者在当天的“碳达峰碳中和北京行动高端论坛”上了解到的。2021-06-05 18:33:1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616.html -
六五环境日,碳达峰、碳中和成焦点
6月5日,2021“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活动现场表示,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推动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强化降碳的刚性举措。 记者发现,多地举行的相关活动中,“碳达峰”“碳中和”都是关键词。2021-06-05 18:40:2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615.html -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河北在行动|德金玻璃:推进过程减排 实现清洁生产
平板玻璃行业对资源、能源依赖性强,环境负荷大,节能减排问题突出。在压减过剩产能的同时,河北省积极推进玻璃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促进产业、产品结构升级,平板玻璃行业清洁低碳发展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2021-06-04 07:00:4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614.html -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急不得也等不得
5月29日上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到城市副中心调查研究。他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标志。北京作为首都,理应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城市副中心是北京重要一翼,在低碳发展方面大有可为,要围绕创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扎实推进减排降碳各项工作,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一同调研。2021-06-04 06:57:3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613.html -
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
去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1-06-04 06:55:5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612.html -
嘀嗒出行发布碳中和全景图 首度披露顺风车碳减排方法学算法标准
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下,各行各业都在加快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型。作为碳减排的几个重点领域之一,交通运输行业将如何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来加速碳中和呢?作为其中链接广大C端用户的移动出行平台,在这一时代大潮中,又将创造怎样独特的价值?2021-06-04 06:53:2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611.html -
煤电碳达峰:1000多座燃煤电厂要关停吗?
一场颠覆性的大讨论正在中国能源领域展开,主题是中国现役的1000多座燃煤电厂会不会被判“死缓”?以及未来中国电力系统究竟应是什么样的?2021-05-31 20:35:2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607.html -
煤电碳达峰:1000多座燃煤电厂要关停吗?
一场颠覆性的大讨论正在中国能源领域展开,主题是中国现役的1000多座燃煤电厂会不会被判“死缓”?以及未来中国电力系统究竟应是什么样的?2021-05-31 20:36:2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606.html -
报告:中国数字基础设施碳排需加速碳中和转型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苑)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绿色和平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计量检测中心(广州赛宝计量检测中心)近日联合发布《中国数字基建的脱碳之路:数据中心与5G减碳潜力与挑战(2020-2035)》报告(下称《报告》)指出,在中国2030年全面实现碳达峰之后,数字基础设施的碳排放仍将继续增长,已成为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新增长点,需加速向100%可再生能源转型,尽早实现碳中和。2021-05-31 11:42:5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