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总额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第一大能源交易市场,而中国将成为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第一大市场。
2月1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北京发布了《中国碳市场研究报告2017》。UNDP报告显示,中国碳市场的启动,将更广泛地发挥碳金融对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能源转型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而中国碳市场将覆盖4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超过欧洲碳市场的两倍。
据世界银行测算,全球二氧化碳交易需求量预计为每年7亿至13亿吨,由此形成一个年交易额高达140亿―650亿美元的国际温室气体贸易市场。2017年,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总额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第一大能源交易市场,而中国将成为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第一大市场。该报告编写小组长、北京环维易为低碳技术咨询公司执行董事毛洋说,由此可见,不论在全球还是在中国,碳交易市场都将成为潜力巨大、充满机会和挑战的新兴金融与贸易战场。
全球规模第一的个人碳产品
每个人走路1公里上班,相应的减排二氧化碳量是113克;不去现场网点,而是在支付宝里缴纳水电煤,每一笔相当于减排283克;在支付宝里购买一次电影票,相当于减排400克;在线支付一次,相当于减排5克……打开支付宝的“全部”应用,然后再进入“教育公益”栏目,就可看到“蚂蚁森林”。
蚂蚁森林的个人碳账户计算方法学,由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交易平台――北京环境交易所提供支持。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表示,用户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蚂蚁金服和公益合作伙伴就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而公众通过“轻松”的方式,对个人减排有更清晰的理解。
蚂蚁森林产品是目前全球规模第一的个人碳市场产品,现在这款产品用户数已突破2亿。陈龙认为,冬天“沁人心脾”的雾霾告诉我们,在环境问题面前,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企业、研究机构、消费者等,都不是独立孤岛。除政府和大生产机构参与,小微企业和消费者也不能置身事外。
UNDP报告指出,蚂蚁森林以数字金融为主的技术创新,提供解决环境问题方案,为世界输出中国样本。“这是由中国企业所带来的全球首个大规模个人低碳行为与碳管理对接的中国产品方案”,让绿色金融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据统计,截至今年1月底,蚂蚁森林累计种植的真树超过111万棵。
我国碳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
UNDP报告显示,全球和中国的碳市场建设全面进入“快车道”。
截至去年10月,全球约有40个国家司法管辖区和超过20个城市、州和地区进行了碳定价,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7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3%。过去10年中,碳定价机制覆盖的全球排放已增长了3倍。
在已经提交国家自主贡献(INDC)国家中,有超过90个国家提及了碳定价措施,包括碳交易体系(ETS)和碳税等。在INDC中声明正在计划或考虑采取国内或国际市场机制工具的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61%。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要求从国际碳市场中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正计划或考虑使用市场机制的国家中,其中有3个国家是世界前五大排放经济体。
我国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从2011年启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深圳、广东、湖北七个省市地区在2013―2015年开展试点工作。目前试点7个省市覆盖的碳配额总量近13亿吨。
去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对全国碳市场建设作出统一部署,要求确保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市场。预计今年,启动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将有8大行业的7000―8000家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形成一个覆盖30―40亿吨碳配额的市场,中国也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碳市场。
UNDP报告预测,今年碳定价机制覆盖的全球排放份额将出现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增长。如果中国能在今年完成碳排放交易系统的构建,那么碳定价机制覆盖的碳排放占全球排放份额可能从当前13%增加到20%―25%。
大部分经济体已实施碳定价
到今年初,全球经济体的大部分已经实施碳定价,形式包括碳排放交易制度、碳税和两者的综合。但在现有机制内,碳价格的变化范围仍然很大。据统计,去年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价格跨度从不到1美元到131美元,大约有3/4的排放量价格低于10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
实现内部碳定价的企业数目也有所增加,去年比2014年增加了3倍。这些企业内部所使用的碳价格变化范围也较大,每二氧化碳当量价格从0.3美元到893美元不等,其中大约80%的排放定价范围为5―50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
UNDP报告称,中国跨国公司的运营和投资遇到碳定价相关的风险,包括履约风险和价格风险。不熟悉履约要求可能导致高昂成本,即使不履约的罚款通常能在最后一分钟通过现货市场购入避免。然而,无法回避的碳价位可能很高,尤其是那些资源密集型行业。不同国家有不同政治要求下的操作复杂性以及碳交易和碳税体制的组合,都要求在集团层面上管理得很好的方法。
从蚂蚁森林看,陈龙说,产品初期通过公益基金会购买个人碳账户所积累“绿色能量”的办法,将其转化为植树行为,未来将参照国际上一直通行的自愿减排(VER)交易机制开展VER减排项目交易,鼓励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和个人购买。下一步,如果个人碳减排活动能够形成国家认可的方法学并纳入中国自愿减排项目(CCER)类型,将能成为以后个人参与碳交易的“碳户头”,参与未来碳市场的买卖与投资。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煤电低碳化改造施工图出炉 2024-07-24 16:35:12
- 2027年我国煤电碳排放将接近气电水平 2024-07-19 19:28:08
- 连亏六年还在新建,煤电“回血”靠什么? 2022-11-06 16:02:55
- 弃煤还是不弃:全球15个煤炭大国可以分成4类 2022-09-15 16:16:40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局长:聚焦双碳目标 推动绿色发展 2022-05-16 17:15:59
- “双碳”背景下 山西煤矿低碳化生产探索 2022-03-31 15:48:13
- 湖南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严控煤炭消费总量 2022-03-22 11:44:47
- 煤电和谐共存的理想场景如何实现? 2022-03-18 09:35:59
- “煤炭大国”如何“双碳”转型? 2022-03-13 11:22:50
- 支持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大项目建设 2022-02-22 15: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