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煤独大”到“百业争春”
――黑龙江鸡西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
新华社哈尔滨6月13日电(记者 李凤双 管建涛 王君宝)煤城不再“靠煤”了。昔日“一煤独大”的黑龙江省鸡西市,通过推进新产业、激发新动能,初步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新格局,努力在全省率先走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子。
新兴产业让“煤城不再靠煤”
巨大的煤炭储量带给鸡西的繁荣曾令人欣羡。但随着煤炭市场低迷,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让鸡西一度举步维艰。
转型发展之路怎么走?鸡西将方向锁定新兴产业。走进鸡西市恒山石墨工业园区的黑龙江普莱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大屏幕上展示着石墨对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影响。这个公司的石墨产品为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电池提供负极材料,瞄准的是“朝阳产业”。
“原来国内很多石墨都被外企以3000多元/吨的原料买走,再以14万元/吨的成品卖回来,附加值都被他们拿走。我们公司就地深加工,延长石墨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公司常务副总李相彬说。
石墨产业让恒山区以煤炭为主的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虽然颜色还是黑的,但和原来的煤不一样,石墨代表新兴产业。”恒山区委书记唐利军说,过去5年石墨产业占恒山区的工业增加值从12.3%增到51.4%,煤炭产业比重则从70%降到20%。
摆脱煤炭依赖,鸡西依靠多点开花、多业并举。乌苏里江畔的虎林市推进食品企业集团化发展,目前已经入驻了中粮、光明、娃哈哈等国内外500强企业5家,形成了以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的产业框架,去年绿色食品产值已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4%。
“早转型早主动,晚转型就被动,不转型就付出代价。”鸡西市委书记康志文说,依托石墨、煤炭、绿色食品和生物医药这“两黑一绿一药”4大产业,鸡西在保持GDP6.5%增速的同时,经济发展质量也逐步提高。鸡西煤炭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从最高时的80%降到不足50%。
新动能助“老树发新芽”
鸡西有很多“老字号”企业,但不少曾陷入困境。当地依靠新动能,激活现有资源、激发内生动力。
位于密山市的黑龙江金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完达山制药厂),曾因企业效益长期不好,一些专业人员流失。
“考虑到这个药厂仍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密山市引进大型药企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驻,正在重新规划扩大再生产。”密山市委副书记彭朝阳说,整合后将开建新项目,口服液、制剂等4个车间全部达产后,年利税四五千万元没问题。
“老树发新芽”的案例屡见不鲜。位于虎林市的黑龙江完达山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因经营理念落后举步维艰。2013年6月这家企业与国内酒业巨头进行股份制改制,产品很快打开市场,畅销上海、江苏等地。公司总经理霍佳说,总投资5亿元的万吨白酒技改项目已开工,达效后年销售收入可达20亿元。
对于前景好的项目,地方政府想方设法为企业“助力”。为了引进青岛啤酒盘活兴凯湖啤酒厂,鸡西市和这个公司进行资产置换盘活,设计生产能力增加4倍,“靠上行业领军企业,老企业一下子活了。”
以“旅贸牵动”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也在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5月,兴凯湖边数百年历史的杏花树都会盛开,但始终“不招人”。今年这里精心策划的“十里杏花”增加了俄罗斯风情舞蹈、森林寻宝等活动,静的景点动了起来,当天就吸引2万人次踏青赏花。以旅兴贸、以贸促旅,鸡西市预计2021年旅游收入将超过100亿元。
新理念带来“新精气神”
转型,在于发展方式转变,更在于城市精神面貌改善。
煤城不烧煤并非一句玩笑。在青岛啤酒兴凯湖有限公司,天然气便替代了这个城市的“名片燃料”,目的就是减排增效。为了推进绿色发展,虎林更是大幅关闭小煤矿、拒绝矿产开发,舍眼前短利,得长远红利。
在虎林市繁华的城市街角,6层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吸引路人目光。这是虎林市为推动当地绿色食品走向全国采取的措施之一。过去摆在门市店里不引人注意的蜂蜜、木耳、大米,如今靠上电商这艘大船,成为当地“新农人”想都不敢想的“高效生意”。
随着经济发展日趋向好,鸡西人的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因为供水不足,鸡西过去家家都有高挂在天棚上的水箱,“锅碗瓢勺都是水”形象地描述出当地人日常储水的尴尬景象。
总投资25.3亿元的城市供水工程完工后,鸡西人真切地感受到城市转型的实惠。“去年6月供水后,供水区域内的52万人随时随地都能喝上干净放心水。”哈达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新在引水工程沙盘前告诉记者。
虽然转型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资源精深加工不足、新兴替代产业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面对煤炭行业波动遗留的历史包袱,如何更好地保障民生依然是摆在煤城鸡西面前的重要任务。
目前,鸡西正在打造非煤产业的“百亿航母、十亿板块、亿元群体”,即产值超十亿、百亿的企业,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广州: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信用和企业碳账户体系 2024-10-31 18:07:21
- 青海省491家企业已建立碳账户 2024-10-31 16:52:06
- 微软与1PointFive签署碳信用购买协议 2024-07-24 16:46:42
- 泰国推出首个清洁能源和碳信用交易平台 2022-10-20 14:03:31
- 企业碳账户、碳信用来了! 2022-09-21 14:24:24
-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2022-02-24 11:07:44
- 金华发放首批碳账户贷款 2022-02-23 12:30:24
- 中国水产养殖部门首次成功开展碳信用交易 2022-02-23 12:28:51
- 国内碳标签推广加速,打破外贸碳壁垒并非唯一动力 2021-09-10 12:27:33
- 全国碳市场上线倒计时,首个履约周期下碳价格将形成 2021-06-12 17: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