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午,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组织的全国储能产业巡回调研团来到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协鑫集成”)。协鑫集成储能系统事业部总裁陈德荣、协鑫集成储能系统事业部副总裁郝三存等主要负责人参与了交流对话。
陈德荣表示:“‘十三五期间’储能产业即将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协会组织的这次全国巡回调研非常有必要也很及时,一定会在业内产生巨大影响力。”
协鑫集成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能源系统集成商,提供优质的清洁能源一站式服务,公司目前业务主要覆盖高效电池、差异化组件、系统集成、储能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协鑫集成计划在2017年―2019年三年内完成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集成业务累计要达到5GW规模,包括户用分布式屋顶系统、工商业分布式屋顶系统、离网系统、分布式楼宇系统及绿色小镇综合能源集成系统等;预计年均户用系统覆盖6万户家庭,区域代理加盟商达到2000个以上,基本覆盖主要发展区域,实现累计代理销售20万套以上。
作为中国光伏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协鑫集成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光伏发电系统的要求,推出“鑫阳光”及“鑫阳光+”产品组合,同时发挥渠道协同优势进军储能行业,推出“E-KwBe”储能产品系列,公司还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适时切入动力电池行业。
协鑫集团多年来一直从事从清洁能源到光伏制造再到油气业务以及绿色地产和金融服务。“协鑫能源中心的六位一体能源微网系统,就是借助光伏、风能、储能三联供和电热泵等其他形态做了局部的微能源网,这些能源微网实践能够保证我们60%的区域性能源供给。”陈德荣表示。
本次交流中,协鑫集成储能系统事业部副总裁郝三存对协鑫在储能领域的产品线、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路线、电网级储能电站运营商业模式、大型光伏发电站用储能电站、储能系统构成及关键技术点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郝三存表示,“在大型储能电站开发领域,协鑫通过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采用成熟稳定铅酸电池技术,开发适用于各个应用领域的储能电站解决方案。在锂离子电池方面,公司拥有三元电池技术、LFP电芯技术等。”
谈及电网商业模式,郝三存表示,公司通过在工业园区,商业中心建设分布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综合电力服务站,集储、售、配网及电网辅助服务为一体,实现收益最大化。
2016年9月20日,由协鑫集成自主完成设计、集成、设备选型和监控一站式服务的大型电网调峰储能项目――铅炭电池储能电站顺利完成交付。据介绍该电池储能规模功率为1.5MW,额定储能容量为12MWh,其中铅炭电池将铅酸电池盒超级电容器合二为一,在发挥超级电容器短时间大容量充电特点的技术上,保持了前蓄电池高比能力的优势,拥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及较长的使用寿命。该系统每天完成一个充放电循环,即完成在电网“谷”时段充电,在电力处于“峰”时段放电,实现需求侧供给,从而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降低用户企业高峰时段的电力需求,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和稳定性。
2017年6月8日,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西恩迪蓄电池有限公司在徐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适用于储能发电侧和用电侧使用的铅碳电池领域强强联手,携手助力储能时代加速到来。
陈德荣指出,这次合作有利于双方利用在各自领域的优势进行资源整合,进一步推动公司在储能领域发展的规划及产业的布局,实现合作共赢。
当前,协鑫智慧能源承建的江苏省10MWh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也在加速建设中。
协鑫集成户用储能产品具有能量密度高、安装便捷、兼容性好、电池管理系统先进、循环使用寿命长,以及重量轻、无噪音等特性,E-KwBe作为协鑫集成推向分布式家用光伏发电市场的一款全新智能化储能产品,凭借其领先的技术、时尚的外形以及价格优势,产品已进入澳州、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协会秘书长刘勇建议:“协鑫作为新能源行业标杆企业,充分依托自身研发力量优势,在储能产业价值链上,联动产业上下游,把好的电池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并优化大规模储能技术解决方案。”
陈德荣也认为,“储能的未来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前景非常广阔。协鑫一直主动顺应终端市场需求,积极响应需求侧管理,加大对储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和产业布局力度,构建新型商业模式,通过储能全面打通能源互联‘最后一公里’,让大到电网、小到家庭,都能从中获益。”
随后,调研团参观了协鑫未来能源馆和智慧能源小屋。
“2017年度中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活动于6月中旬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牵头并组织,上海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运租赁有限公司、TüV南德意志集团等企业大力支持。活动期间,调研团将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上海、江苏、湖南、浙江、福建、广东等10余省市开展深入调研,近距离了解企业需求,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更多关于巡回调研的详细内容,请关注中国储能网的后续报道。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英国政府计划重新加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 2025-04-08 17:57:21
- 特朗普的关税将对气候技术造成沉重打击 2025-04-08 17:20:51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