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自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以来,雄安新区的投资模式,资金需求以及如何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等问题都成为业界关心的焦点,对此,记者于近日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吴琦。
记者:建设雄安新区的投资模式与以往城市开发、建设有哪些不同?
吴琦:雄安新区的投资建设是继珠三角深圳经济特区及长三角上海浦东新区后,又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部署。新区建设常伴随着一定的时代特征,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处在我国对外开发的关键节点,上海浦东新区的建设是处于工作重心由对外开放向国内体制改革转移的重要时期。雄安新区建设则是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背景,承担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以及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使命,具有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的特点。根据中央部署,雄安新区的建设工作突出了七大重点任务,其中把生态建设、环境改善放在了突出位置,为雄安新区的投资建设及未来发展贴上了“绿色标签”,这对促进我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记者:未来几年内,雄安新区绿色投资的需求大概是多少?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吴琦:雄安新区作为中央部署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其建设规划中突出了绿色主题,据估计,未来五年雄安新区建设的绿色投资需求可能达到万亿元规模。未来雄安新区将建成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绿色、现代的智慧型城市。雄安新区的绿色投资需求将主要分布在三个领域:一、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重点包括新区的污染治理,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的稳步退出与转型升级,以及白洋淀地区的环境整治及生态建设等。二、清洁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要实现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清洁能源与资源的有效生产、开发及利用。三、绿色智慧城市的前期建设。建设世界级的绿色智慧城市,低排放、低能耗的绿色基础设施以及建筑必不可少。
记者:雄安新区的开发过程中,新能源投资机遇有多大?
吴琦:从未来世界能源走向来看,绿色低碳将是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雄安新区要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智慧城市,理应制定顺应未来能源发展大势的能源战略规划,加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建设。从国内新能源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新能源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规模相较于深圳特区与浦东新区的开发时期都有了大幅度提高,雄安新区将成为我国新能源广泛应用于绿色城市开发建设的最佳试验田。从雄安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京津冀地区长期受到雾霾等环境问题困扰,区域发展面临严重的环境资源约束,新能源的投资建设势在必行。此外,在国家对雄安新区发展的顶层设计当中,也将绿色低碳放在了突出位置,为新能源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不难看出,未来雄安新区的开发建设中,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必然大有可为。
记者:在雄安新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主要面临哪些挑战?
吴琦:目前,雄安新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面临许多挑战,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从雄安三县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该区域整体开发水平较低,产业结构相对落后,经济规模较小,社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二、产业结构高污染特征显著。雄安新区现有产业结构中,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占比较高,现代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加大了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难度。三、金融整体发展水平较低。雄安新区现有金融结构单一,金融产品及业务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许多污染型企业借款以民间融资为主,存在监管程度低、难度大等问题,面临较高的风险。
记者:如何在雄安新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实现绿色发展?
吴琦:构建雄安新区的绿色金融体系,重点还需要依靠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绿色金融激励政策,吸引绿色金融机构入驻,以及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此外,政府还需做好环境信息披露等规范体制建设,为绿色金融体系发展建立透明、健康的政策环境。二、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金融机构应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工具,利用多渠道、多工具帮助绿色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三、境外机构的广泛合作。加强与国际绿色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学习借鉴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经验,并引导国际资本助力雄安绿色产业发展。有了这三方的支持,构建雄安新区绿色金融体系还需考虑如何在政府的引导下,形成政府与市场的合力,这是实现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健康长远发展的关键。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零碳公园设计师 何为“零碳”?就是把自然还给自然 2024-10-31 08:46:13
- 柴麒敏: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并非完全此消彼长应形成优化组合 2022-03-18 09:50:27
- 程一恒:双碳背景下的人类社会发展新模式 2022-03-08 15:45:54
- 氢能在碳中和的角色和定位 2022-02-23 14:02:26
- 张军涛:未来碳市场将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22-01-15 20:49:58
- 黄润秋: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2021-11-29 17:13:48
- 碳中和领军人物系列丨王彬对话汪军:碳中和时代的财富大转移 2021-11-29 16:08:58
- 贾康|碳达峰与碳中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与难题破解 2021-11-29 15:57:48
- 推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 勇做碳达峰碳中和主力军 2021-11-29 15:47:09
- 彭文生:碳中和的关键是发挥市场激励机制,促进科技创新 2021-11-29 15: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