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中国首个氢能小镇落户台州,氢能产业或迎来风口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中国节能网   发布时间:2017-09-25 15:14:57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近年来,随着氢能利用技术成熟,以及环保压力的持续增加,氢能在世界范围备受关注,也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和助力器。

     9月13日,中国(台州)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氢能小镇首批入园项目签约仪式在台州举办。我国第一个氢能小镇落户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小镇以“平台+产业”的模式整体运作,以清洁能源为依托,以氢能科技产品为基础,以建设氢能应用示范与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将构筑全国首个完整的集氢能源科研、孵化、金融、产业、物流、商业、会展、示范、应用、推广为一体的产业生态体系。

      据悉,小镇由台州市与腾华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打造,建设周期5年,预计总体投资160亿元。多家企业、科研机构、投资基金的正式入驻,为氢能小镇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处于商业化前夜

       通常所说的氢能是指化学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氢能产业也得到了一些国家的高度重视,比如,德国政府牵头成立国家全资公司,启动了“国家氢和氢燃料电池技术创新计划”,支持氢能经济的初期发展;日本政府把氢能发展提升为国策,致力于建设“氢能社会”,并公布了《氢和氢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初步构建国际氢能供应链。

     “2015年全国氢气储量(≥99%)共约700亿立方米。”全国氢能标准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陈霖新认为,我国氢气开发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也在加强对氢能的战略布局,多部门已出台支持氢能和燃料电池发展的措施。2016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将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作为重点任务。同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并提出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

       经过多年积累,台州已形成汽摩配等20多个规模上百亿的块状特色经济,拥有“中国汽车及零配件出口基地”等51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台州市市长张兵表示,“氢能产业是台州市能源与资源再生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当地发展氢能产业也具有工业制造配套、民营经济创新、宜居宜业等突出优势。”

      据悉,江苏、广东等省份也在积极推动氢能的发展利用。会上,不少专家和企业代表认为,目前,氢能正处于商业化发展的前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言人表示,“目前与氢相关的业务产值为4亿元,利润近5000万,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随着国内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预计2020年实现年总收入15亿元,预计‘十四五’末该产业将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

行业发展困境待解

       氢能有众多优势,但人们对氢能安全仍有担心,“谈氢色变”是行业发展的尴尬写照。  

     “不敢用 、怕危险,这些认识偏差是氢能发展面临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一位业内专家向记者进一步解释,“尽管氢能爆炸燃烧范围广,但氢密度小、上浮速度快、容易散发,只要管理得当是安全可控的。”

       另外,在行业标准方面,我国氢能国家标准虽已初步建立,但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与国际标准之间仍存在差距。如何让氢能进一步发展,在政策、管理、市场等方面,需要再下功夫。      

       陈霖新建议,在政策上,不仅氢能车辆需要政策扶持,氢能发电、氢储能也应有相应的激励政策;重视地区氢能产业及其基础设施的规划,防止一哄而起、随意立项、设摊;充分发挥国内已有制氢、储输技术。在产业层面上,加强氢能在发电领域、交通领域、储能领域运用,加速氢能的多元发展。在企业层面上,各氢能企业要调查研究当地的氢相关资源和电力生产、使用状况,精确核算能效和经济指标

关键字:   氢能小镇 台州 氢能产业 风口 0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