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昨日下午,上海市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正式签订《智能电网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加快国家电网公司上海智能电网研究与发展中心建设、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推动电力光纤设施建设服务三网融合发展、推动钠硫电池产业化、进一步扩大和完善智能电网示范应用等五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出席了签约仪式,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分别致辞。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与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栾军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韩正在致辞时表示,上海市政府已将智能电网产业列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方面,上海将努力成为智能电网功能应用示范基地、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和主要装备制造基地,推动上海智能电网在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实现突破。同时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到2012年,上海将力争培育3-5家智能电网行业的龙头企业,形成有竞争力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左右。
首批试建360个充电桩
智能电网是传统电网与现代传感测量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度融合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方位监控和信息、电能的智能化统一管理。
国家电网公司将在上海市静安区“苏州滨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60号街坊建设智能电网研发中心。该中心将重点支持上海配电、用电领域智能电网产业的发展。
作为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上海市政府将与国家电网公司共同加快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的建设。为此上海市政府将在建设、用地、配套、运营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国家电网公司将在上海积极推进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充电桩的试点,并在首批试点中完成7个充电站和360个充电桩的建设。
上海市政府全力支持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光纤到户,开展光纤链路开放平台建设和运营,以及在增值业务方面的拓展。
在此次协议中共同签订的还有《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关于推进钠硫电池产业化的合作意向书》。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积极支持上海钠硫电池项目产业化,并进行推广应用。
上海将与国家电网共同研究智能电网发展方向、优化智能电网规划,并在智能电网配套政策方面长期合作研究,推进智能电网在上海持续发展,并在全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重点发展五大产业技术
在签约仪式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已制定了《上海推进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
战略方案提出,上海按照“发挥优势,超前布局,示范带动,分步突破”的总体思路,在国内率先建成智能电网三大基地,即智能电网功能示范应用基地、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基地、智能电网核心设备产业基地,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上海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接入与控制、电力电子应用及核心器件,智能变电站系统及智能设备,电力储能,智能配电网与智能用户端,高温超导等5个方面产业和技术。到2012年,力争培育3-5家智能电网行业龙头企业,形成有竞争力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左右。
“战略合作协议”关键词
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目前国家电网在上海已经完成了6个充电站的建设,分别是漕溪电动汽车充放电站、国家电网世博馆充放电站、位于天山路中山西路的沪西充电站、古羊路充电站、825路公交充电站以及智能小区(浦江映象苑)充电点,建成的充电桩有100多个。为了满足未来可能急剧增加的电动车用电量,上海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新建5000个充电站。
电力光纤到户电力光纤到户是指通过光纤复合电缆来进行光纤网络铺设。根据国家电网提供的资料,电网公司参与光纤到户建设的最大优势是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以上海电力公司为例,通信基站数量达到8500个左右,覆盖全市6000平方公里区域,骨干汇聚点数目是上海电信的两倍。同时,公司已拥有16000公里的光缆资源,几乎覆盖所有居住小区。综合考虑设备、施工等因素,电力光纤网络建设成本较其他运营商低30%以上。
钠硫电池一种新型的充放电池,目前中国是继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大容量钠硫单体电池核心技术的国家。钠硫储能电池具有容量大、体积小、能量储存和转换效率高、寿命长、不受地域限制等优点,非常适合电力储能。该电池在充满电后相当于2250节普通AA型碳电池。
钠硫电池由于价格比较昂贵,主要用户为电网企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出席了签约仪式,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分别致辞。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与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栾军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韩正在致辞时表示,上海市政府已将智能电网产业列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方面,上海将努力成为智能电网功能应用示范基地、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和主要装备制造基地,推动上海智能电网在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实现突破。同时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到2012年,上海将力争培育3-5家智能电网行业的龙头企业,形成有竞争力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左右。
首批试建360个充电桩
智能电网是传统电网与现代传感测量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度融合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方位监控和信息、电能的智能化统一管理。
国家电网公司将在上海市静安区“苏州滨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60号街坊建设智能电网研发中心。该中心将重点支持上海配电、用电领域智能电网产业的发展。
作为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上海市政府将与国家电网公司共同加快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的建设。为此上海市政府将在建设、用地、配套、运营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国家电网公司将在上海积极推进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充电桩的试点,并在首批试点中完成7个充电站和360个充电桩的建设。
上海市政府全力支持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光纤到户,开展光纤链路开放平台建设和运营,以及在增值业务方面的拓展。
在此次协议中共同签订的还有《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关于推进钠硫电池产业化的合作意向书》。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积极支持上海钠硫电池项目产业化,并进行推广应用。
上海将与国家电网共同研究智能电网发展方向、优化智能电网规划,并在智能电网配套政策方面长期合作研究,推进智能电网在上海持续发展,并在全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重点发展五大产业技术
在签约仪式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已制定了《上海推进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
战略方案提出,上海按照“发挥优势,超前布局,示范带动,分步突破”的总体思路,在国内率先建成智能电网三大基地,即智能电网功能示范应用基地、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基地、智能电网核心设备产业基地,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上海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接入与控制、电力电子应用及核心器件,智能变电站系统及智能设备,电力储能,智能配电网与智能用户端,高温超导等5个方面产业和技术。到2012年,力争培育3-5家智能电网行业龙头企业,形成有竞争力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左右。
“战略合作协议”关键词
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目前国家电网在上海已经完成了6个充电站的建设,分别是漕溪电动汽车充放电站、国家电网世博馆充放电站、位于天山路中山西路的沪西充电站、古羊路充电站、825路公交充电站以及智能小区(浦江映象苑)充电点,建成的充电桩有100多个。为了满足未来可能急剧增加的电动车用电量,上海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新建5000个充电站。
电力光纤到户电力光纤到户是指通过光纤复合电缆来进行光纤网络铺设。根据国家电网提供的资料,电网公司参与光纤到户建设的最大优势是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以上海电力公司为例,通信基站数量达到8500个左右,覆盖全市6000平方公里区域,骨干汇聚点数目是上海电信的两倍。同时,公司已拥有16000公里的光缆资源,几乎覆盖所有居住小区。综合考虑设备、施工等因素,电力光纤网络建设成本较其他运营商低30%以上。
钠硫电池一种新型的充放电池,目前中国是继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大容量钠硫单体电池核心技术的国家。钠硫储能电池具有容量大、体积小、能量储存和转换效率高、寿命长、不受地域限制等优点,非常适合电力储能。该电池在充满电后相当于2250节普通AA型碳电池。
钠硫电池由于价格比较昂贵,主要用户为电网企业。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双碳”行动有序推进 资本市场勇担重任 2022-03-15 10:04:42
- 2021年全国碳市场表现超出预期 2022年将探索推动远期交易等碳金融创新 2022-01-01 17:30:30
- 2021-12-30 22:29:22
- CCTV焦点访谈:碳交易助力碳减排 2021-09-16 18:12:50
- 2018年中国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功率规模同比增长316% 2019-04-28 18:01:12
-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开展新能源汽车变革 2018-01-02 18:52:04
- 2016(第三届)国际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展示交易会报道 2016-11-07 12:15:34
- 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参观2016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展 2016-10-12 15:51:20
- 节能减排大势所趋乏风氧化亟待政策补贴 2015-08-31 13:58:29
- 技术创新促进能源结构优化 2015-07-21 11: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