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在科幻电影中看过,无人驾驶的汽车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如今,这个场景已经实现了一半,无人驾驶的时代即将来临。
在今年7月5日,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CEO李彦宏便乘坐着一辆百度与博世一起开发,基于Apollo技术的自动驾驶汽车,在来往会场的路上。这也是百度将人工智能、地图、大数据相结合的一项尝试,当然在行驶过程中还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这些都可以通过今后的技术革新来改进。
百度与奇瑞合作的无人驾驶汽车
除此之外,中国的无人驾驶地铁已经在13年底于香港特区启用,据悉,作为中车乃至全国首个运营在国际最高技术要求的香港市场的全无人驾驶项目,该产品的成功研制对于中车开拓国内、国际无人驾驶地铁车辆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后中车的城铁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无人驾驶地铁
这列无人驾驶列车为3节组编,最大载客人数约为1500人,外观与普通地铁类似,不设驾驶室,这种新型车将无需司机和乘务人员介入,可实现列车自动唤醒、自动发车离站、上下坡行驶、到站精准停车、自动开闭车门等操作。
当然,无人驾驶技术不是我国首创,早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在实用性和可行性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最早是由国防科技大学在1992年成功研制了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汽车。
在美国,Google公司也早就启动了这个项目。2005年,他们就用自己生产的无人汽车参加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举办的第二届“挑战”(Grand Challenge)大赛中夺冠,该车在沙漠中行驶超过132英里(212.43公里),因此赢得了由五角大楼颁发的200万美元奖金。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
中国的无人驾驶设备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如今已经完全迎头赶上,除了在无人汽车,无人地铁,无人巴士(智轨列车)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近又准备建造无人高铁。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中铁总)总经理特别技术顾问何华武透露,中国正在试验验证无人驾驶高速列车。
在10月26日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上,何武华就表示,目前中国高铁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复兴号”,就有84%的重要标准为中国标准,下一步则是把高铁无人驾驶化。
相较于无人驾驶汽车与无人驾驶地铁,无人驾驶高铁面对的环境更加复杂,行驶的里程更长,还要面对高速行驶时突发的极端环境。何武华还说到,中国的无人驾驶高铁可以实现“无人驾驶,有人值守”,从现在的以人为主,变成以机器为主,使高铁运行更加安全、准时。
除了中国之外,澳大利亚也在使用无人驾驶铁路技术,无人驾驶铁路将会减少人力成本,增加运营效率。据法国媒体今年6月报道,由法国国家铁路局SNCF运营的高速铁路线TGV,计划在2019年开始测试无人驾驶的列车。这些列车配备侦测障碍物的感应器,随时探测并判断危险,进行紧急煞车,同时测试期间列车上仍会配备值守的司机应付突发情况。
中国的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在世界上,已然走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前列。无人驾驶技术的蓬勃发展,也让我国的工业水准与人工智能进一步提高。
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所有人都不需要驾照,只要买了车,就能通过无人驾驶技术上路,交通事故将大幅度减少。届时,距离我国伟大复兴之路又更进了一步。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航司“减碳”提速 可持续航油商用还需组合拳 2024-07-24 16:38:34
- 广州:绿色建造助力轨道交通建设节能降碳 2024-07-19 16:31:52
-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舶能耗数据和碳强度管理办法》意见函 2022-05-16 16:45:36
- 徐留平:建议尽快出台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 2022-03-21 08:40:01
- “五化”助推交通行业实现“双碳”目标 2022-03-15 12:09:45
- 交通减碳全面推进 绿色基建投资火热 2022-02-28 14:27:22
- 电动汽车百人会提出交通能源领域协同减碳方案 2022-02-28 14:19:52
- 现交通运输领域碳中和 何光远发表致辞 2022-02-24 14:06:46
- 碳中和背景下的智慧交通系列1――交通碳排放 2022-02-24 13:58:40
- 李小鹏: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 加强交通电气化替代 2022-02-24 13: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