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今冬最最尴尬的事情出现了:当你煤改气结束的时候 气没了!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能源杂志  发布时间:2017-11-20 15:21:36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赵本山说,人这一辈子最最悲哀的事情是什么?人还活着,钱没了。而对很多企业而言,这样的悲哀却在这个冬天出现了。

      

      在环保重压之下,近一年多以来,各地掀起了“煤改气”热潮,可当煤改气已经结束的时候,很多企业发现,天然气的供应并不充足,很多企业的正常生产“断了粮”,尤其是供暖季到来之后,为了保民生,更让一些企业陷入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窘境。

      于是,企业限产停产便成了常态。入冬以来,山东、河北等地的天然气纷纷断供,致使一些企业不得不停产。仅河北廊坊市,近期就有449家企业停产限产。

      研究天然气的顶级专家告诉我,今年1―9月份,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719亿方,绝对消费量1671亿方,增幅18%。预计全年绝对消费量2320亿方,比上一年增加340亿方,增幅17%。

      这一增长幅度,不仅创出了近年来新高,更让很多业内人士大呼意外。

      事实上,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无论对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还是对大气质量是改善,都大有裨益,因为相比于24%的国际平均水平,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还不足7%,未来的增长空间不可谓不大。即便全年消费达到2320亿方的水平,我国天然气消费总量也不过是美国的1/4。那么,这样的消费水平,为什么又出现了气荒了呢?

      毫无疑问,在煤改气驱使下,天然气消费量大幅增长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这一因素绝不是致命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目前的地下储气库严重缺乏,天然气的调峰能力严重不足。

      众所周知,天然气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需求疲软而冬季旺盛,中石油销售数据显示,近几年北京市冬季最高月用气量是夏季最低月用气量的6倍至8倍。

      因此调峰需求显而易见。

      一般而言,天然气调峰主要靠地下储气库、LNG和天然气田等方式,而地下储气库具有初期容积大、经济、不受气候影响、安全可靠、能够合理调节用气不平衡等特点,是当今乃至今后世界上最主要的天然气储存方式和调峰手段。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地下储气库仅不足20座,有效储气量仅占天然气消费的2%左右,大大低于国际16%的平均水平。正因为如此,目前我国主要依赖气田调峰和压减市场等刚性措施。

      由于天然气消费季节性明显,夏季需求不足时,供气企业便会压产、转售长期合同LNG资源等措施匹配市场需求,这样一来,冬季需求增长时,保供压力就会陡然上升。也因此会变得“峰更高,谷更深”。

      相比之下,美国目前地下储气库数量将近500座,有效储气能力占总消费量的占比接近20%,因此美国尽管天然气消耗量巨大,也存在削峰填谷问题,但却很少出现气荒的状况。

      之所以我国地下储气库建设严重滞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天然气价格机制问题还未厘清,企业缺乏建设地下储气库的动力。由于我国天然气价格实行政府管制,民用气价与工业气价存在倒挂,季节性价格差又比较小,导致商业地下储备库几乎为零。目前运营的储气库,也多为两大公司“义务”兴建,当然也很难有商业利润。

      而在美国,天然气价格是完全放开的,冬高夏低,价差可达50%以上。法国则实行冬夏差别价格,冬季气价是夏季的1.2倍至1.5倍。这样的价差,让商业地下储气库有利可图,最终“削峰填谷”的任务交由市场顺利完成。

      在我国天然气价格还未理顺的当下,地下储气库的建设自然就难以推进。因此,加快天然气价格改革,让市场决定价格,才能有利于商业储备库的建设,才能最终解决冬季气荒难题。

关键字:   煤改气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