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期中央第一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南省开展督察“回头看”时,收到投诉称,一家本应停产两年多的煤矿企业仍在违法排污。督察组检查发现,该企业曾收到环保部门33张罚单,但因有基层领导干部“站台”等原因,始终未曾整改。
网民表示,污染企业有错不改,暴露了个别地方政府责任落实不力、环境执法走过场以及违法排污成本低等问题,亟待提高企业违法成本,落实责任制,对环保不作为、执法走过场等行为进行严厉追责。
网民“肖玮”称,33张罚单“罚”不来一次整改,这说明,环境问题的整改,大多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想不想”的问题。
网民“言之”称,屡罚不改、执法疲软,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属地责任落实不力,敷衍应对色彩浓重;另一方面,执法手段简单、松弛,查封扣押、按日计罚等强力执法手段缺失,执法威慑力不够。更重要的是,基层环保执法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走过场的痕迹明显。
网民“广江”表示,一些地方之所以一再心怀侥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急功近利的政绩观。一些地方为发展经济对污染问题睁只眼闭只眼,一些产业早就该淘汰或升级却留了下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污染防治是一场不能输也输不起的战役。无论是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还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都必须啃“硬骨头”。
网民表示,对于敷衍整改、假装整改的地方,一次“回头看”恐怕还不行,还要多杀几个“回马枪”。而且,对于欺上瞒下的假装整改等行为,要老账新账一起算。
网民“子长”认为,强化环保主体责任,重在“严”字上下功夫。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在“严”,即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具体到环保主体责任方面,同样也要贯彻这一要求。对假环保、假执法行为,必须“真追责”。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英国政府计划重新加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 2025-04-08 17:57:21
- 特朗普的关税将对气候技术造成沉重打击 2025-04-08 17:20:51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