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7日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获悉,该所继自主研发核电站用高温耐辐射加速度传感器之后,其新研发的耐辐射声发射传感器也顺利通过验收,该设备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泄漏监测系统配套,已提供“华龙一号”的福清5号、6号机组投入使用。这一系列产品的交付,标志着我国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拥有国产化的核电安全监测“听诊把脉”设备。
核电站传感器是核电运行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关键元件之一。中物院总体所所长邱勇研究员说,核电站传感器使用环境恶劣,需要长期在高温高辐照环境中可靠工作,市场上通用的传感器及其制备工艺根本无法满足。
他说,要使整个传感器耐辐照,组成传感器的每一种材料都要耐辐射,要在经历108rad辐照(相当于核电机组工作60年的辐照剂量)后还能保持性能不变,选材要考究、试验验证也不能少,从传感器的敏感材料、本体材料,到接插件、高温电缆所用的金属、非金属材料都要一一验证。同时,高温对传感器来说也是致命的,普通传感器在几百摄氏度下根本就没了信号,都被“热”坏了,而核电传感器需要在高温下稳定地“站岗”,以便“听诊”出每一次故障。
该所科研团队历时4年完成了核电用高温耐辐射加速度传感器和耐辐射声发射传感器的自主研发。2015年8月,该所研发的配套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的高温耐辐射加速度传感器通过验收;去年10月,该所研制的配套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的耐辐射声发射传感器通过验收;今年7月耐辐射声发射传感器通过验收,供“华龙一号”国内首台示范工程福建福清5号、6号机组泄漏监测系统上使用。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苏州市“近零碳”工厂评价指标体系发布 2025-03-30 16:48:14
- 零碳工厂一批批,中国在重新定义工厂模样 2025-03-11 13:45:25
- “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5-03-11 13:44:05
- 总投资10亿元的“零碳工厂”在吴江盛泽开工 2025-03-11 13:41:25
- 2025政府工作报告首提“零碳园区”和“零碳工厂” 2025-03-11 13:22:54
- 逐“绿”前行!全国600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推动产业变革 2025-03-06 13:36:44
- 当升蜀道建成攀西地区首座“零碳工厂” 2025-03-02 19:49:01
- 绿色工厂与零碳工厂全面解读 2025-03-02 19:11:48
- 100万!南通零碳补贴奖励来了! 2025-02-23 19:19:05
- 六盘水:聚力工业强市 加速转型升级 2025-02-19 16: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