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隆基股份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未来之星签约仪式在京举行,隆基股份成为全国光伏行业首家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的企业。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接受中国金融信息网采访时表示,这些年全球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光伏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特别是光伏发电在一次性投入后不需再投入,可以源源不断地贡献电力,光伏目前在全球具备成为主力能源的成本条件。
光伏成本不断降低 推广使用亟待达成共识
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在过去的十年到未来的十年,全球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光伏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光伏+储能’已经勾勒出并即将实现人类终极解决能源问题的美好蓝图,在这一世界能源格局改变的进程中,离不开中国光伏企业的巨大贡献。”钟宝申说。
钟宝申介绍,光伏现在在印度、中东、南美、北非,甚至在欧洲的国家,都是最便宜的能源。这些国家现在发展很快,因为是一个技术性的产品,每年都在降价,而且光伏一旦发电之后运营成本接近于零,因为原料是光,不像煤炭、核电需要不断去投入成本。光伏发电一次性投入成本之后不需要投入了,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贡献电力。“所以我们认为,光伏目前已经在全球具备了成为主力能源的成本条件,已经和过去大家脑子里的观念不一样了。”
经过这些年快速发展,中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体系。他认为,我国也已从新能源利用大国,向新能源技术产业强国迈进,中国企业从硅片、组件等光伏产业各环节的制造能力、技术研发和成本控制,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光伏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产业!
钟宝申表示,站在行业角度来看,目前最重要的是达成光伏能源使用的社会共识,也就是能源战略。如果社会上开始考虑了光伏能源的利用,知道了使用清洁能源也可以很便宜,并且可以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达成让这样的认识也许能够推进社会形成一个共识,这种共识将会让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这也是做这个项目最大的意义。
“善用太阳光芒 创造绿能世界”
“5.31”光伏新政加快了光伏“平价上网”的到来,也给光伏企业带来成本管控方面的挑战。
钟宝申表示,用户侧的电价在中国一部分地区可以达到平价,但又面临着体制障碍。由于体制和电网的接入限制,目前无法真正有效去推广这种模式,真正的发电侧的“平价上网”可能还达不到那么多区域。而降本增效是隆基股份一直在做的事情,主要有两点:一是产品领先,不断以客户视角判断做什么样的产品是有贡献的;二是高效运营,内部减少各种限制和约束,使整个体系运营更加顺畅。
据介绍,隆基股份成立于2000年,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商,A股上市企业,业务覆盖光伏全产业链。2018年上半年,隆基股份营业收入 100.02亿元,同比增长59.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07亿元,同比增长5.73%;实现综合毛利率 22.62%。
如今已经是隆基股份的第18年,十多年来与国内外竞争对手相比,钟宝申认为隆基股份的“护城河”来自于企业的技术和团队。从技术方面来说,隆基近几年推出了几项技术推动太阳能光伏的发展,这些技术都成为了目前这个行业采用的主流技术,比如晶体生长技术,PERC电池技术,隆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团队,企业最宝贵的就是人才。“在未来发展方面,隆基股份需要在国际化这个方向做更多的思考、布局,使自己在国际化能力上有较大提升,这样才可使公司发展面向全球。”
在光伏扶贫项目上,隆基股份在陕西延安建有两个光伏电站,在山西大同和广陵也建了两个扶贫电站,现在扶贫电站总共145兆瓦。钟宝申说,在扶贫方向上除了企业自己做项目之外,隆基股份也给很多扶贫的项目提供产品。
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全球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及解决环境问题的核心发展路径,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中安全性能高、环境友好、转换效率较高的发电方式,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钟宝申表示,18年来,隆基股份以“善用太阳光芒 创造绿能世界”为使命,致力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太阳能科技公司,秉承“可靠、增值、愉悦”的企业文化,为社会提供廉价和可持续的清洁能源。通过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的平台,隆基股份希望能带动其他中国光伏企业实现良好的行业生态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完)
关键字: 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从全球看光伏具备成为主力能源的条件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零碳公园设计师 何为“零碳”?就是把自然还给自然 2024-10-31 08:46:13
- 柴麒敏: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并非完全此消彼长应形成优化组合 2022-03-18 09:50:27
- 程一恒:双碳背景下的人类社会发展新模式 2022-03-08 15:45:54
- 氢能在碳中和的角色和定位 2022-02-23 14:02:26
- 张军涛:未来碳市场将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22-01-15 20:49:58
- 黄润秋: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2021-11-29 17:13:48
- 碳中和领军人物系列丨王彬对话汪军:碳中和时代的财富大转移 2021-11-29 16:08:58
- 贾康|碳达峰与碳中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与难题破解 2021-11-29 15:57:48
- 推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 勇做碳达峰碳中和主力军 2021-11-29 15:47:09
- 彭文生:碳中和的关键是发挥市场激励机制,促进科技创新 2021-11-29 15: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