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发展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碳中和既是当下的趋势也是目标。如果要实现碳中和,首先要知道目前消耗多少碳,做到现场的一线设备的互联互通,让我们能够实时地知道碳排放的情况,然后再将这些信息收集上来,分批处理这些数据,从而得出下一步的举措”,9月3日,在服贸会期间举办的施耐德电气碳中和服务解决方案发布会现场,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陈蔚蔚作出如上表示。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各项政策对于碳中和的引导和布局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各界对碳中和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作为减碳主力军,企业如何把握技术趋势,践行碳中和承诺,成为其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切实了解中国企业的减排需求和难点所在,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近期对化工、建材、金融、消费、物流、电子制造等21个行业的110多家领军企业开展调研,并形成《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以下简称报告)。结果显示,目前有近四成受访企业表示有明确制定碳中和的时间表和减排计划,在领军企业中,这个比例有望在三年内增加到80%。
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的双碳步伐?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发展部中国区负责人、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介绍,九成企业认为政策和监管是外部的首要关注因素;八成以上认为技术能力是内部的首要关键因素,其中数字化技术最为关键;同时,有九成企业表示愿意把数字化应用于碳治理。
减碳目标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已成共识,然而如何走好碳中和之路,企业需要可执行的系统性方法论指导。熊宜表示,碳排放打破了传统的系统边界,需要全行业共同推进。而且,单个企业能力有限,难以独立完成从顶层规划到执行落地的减排全过程,因此亟需找到一个拥有丰富可持续经验、且具备成熟技术的合作伙伴携手推进。
这与调研结果不谋而合。调研显示,约8成企业倾向于在碳治理的过程中与外部合作伙伴携手共同实现目标。具体来说,81%的企业希望得到政策咨询,78%希望得到企业低碳目标规划咨询,67%希望得到碳排放量以及披露相关咨询。
对于企业来说,减碳具体要在哪些方面发力?熊宜表示,一般情况下包括设备改造,就是想让这些设备变得更自动化、更节能。期间可能包括对研发、供应链、材料等方面的投入。此外,还有投入软件、数字化系统以及相关的服务咨询。
技术创新是助力减碳的利器。陈蔚蔚介绍,此次发布的新一代数字化能效管理平台EMS+,将以灵活多变的模块化设计,基于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化开发和高效的数据处理,来帮助客户建立减碳目标、制定双碳规划,实现碳效数据的追踪核查。
“刚才我们提出要分析、要细化收集的互联互通设备中的数据,得出下一步的行动,这只是上半场。”陈蔚蔚表示,技术助力减碳的下半场,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引入AI、5G等,把整个的服务的性质从预防性变成预测性,“这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服务的整体水平,使我们传统的服务向数字化运维的趋势去改变。”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碳足迹:碳足迹可信数据赋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可行性分析报告 2025-03-30 16:28:56
- 朴世龙: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2025-03-11 13:39:19
- 广州设计之都召开“双碳”工作联席会议,推进“零碳街区”示范建设 2025-03-11 13:38:29
- 海南规划护航红树林 “碳”寻绿色发展新路径 2025-03-11 13:37:35
- 专家:建议以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四大领域为核心抓手 2025-03-11 13:36:35
- 全国首笔,个人碳资产归集“兑现”!2000吨个人碳资产变现8.7万元 2025-03-11 13:33:19
- 助力企业优化用能与零碳发展 2025-03-06 14:16:52
- 碳排放双控体系加速成型;政策细则完善助力绿色转型 2025-03-06 14:10:05
- 山东落实双碳目标 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2025-03-06 14:08:51
- 支持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南京出台实施方案 2025-03-02 2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