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将在成都举行。该论坛是由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为指导单位,国家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委网信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主题是“数字助力绿色发展”。
届时,多位院士、专家学者、企业机构代表等将围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生活等关键词发表演讲,进行圆桌对话。
在论坛前夕,针对“数字碳中和”有哪些内涵及如何理解其与普通老百姓之间的关系,《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论坛主办方之一――中华环保联合会的副主席杜少中。
谈“数字碳中和”概念:为实现国家的“双碳”战略目标服务
NBD:什么是“数字碳中和”,您怎么解读?
杜少中: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说就五个字(数字、碳中和),两个领域(数字化、碳中和)。数字化是代指互联网领域。数字化包括所有的数字技术、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碳中和”就是低碳、绿色,用现在最时尚的话说,就是“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样的国家战略目标。5个字合在一起就是把两个领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数字化助力绿色化。
NBD:“数字碳中和”有哪些特性?
杜少中:“数字碳中和”是个新提法,当然这个含义是确定的,就是前面我已经回答了,说它是个新提法,也是我们和两个领域的专家研究提出了一个成果性的概念,我们要通过这两个领域的很好结合,为实现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服务。
数字技术有两个特性:第一,它是一个工具,它有高效互联这样一个优势;第二,数字行业也是一个耗能的行业,不像大家通常理解的――它是天然的、绿色的。据专家们测算,互联网行业在碳排放当中占总排放量的2%~4%,总排放量100亿吨,那它也是2亿吨,也是相当的一个数量。但是把数字化和“碳中和”这两个行业很好地结合起来,就是约定了数字手段,要为碳减排、“碳中和”服务,也就是我们要通过数字化的高效手段来实现绿碳的目标,促成绿色低碳发展。因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领域。
NBD:“数字碳中和”都有哪些内容?
杜少中:具体的内容我们研究初步的有5个方面,当然这5个方面都离不开数字化助力绿色化这样一个总方向。
第一,通过数字化手段,在网络空间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
第二,通过数字化手段,建设绿色发展的新平台。
第三,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
第四,通过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来创新绿色技术,使我们的绿色发展更具有科学性,更具有发展的后劲。
第五,数字化助力绿色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绿色。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和手段实现低碳消费、低碳生活,形成绿色低碳生活的时尚。
谈“数字碳中和”与老百姓的关系:公众参与的作用不可低估
NBD:“数字碳中和”跟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杜少中:这个问题是你不问我都想说的问题,我的工作经历中有个重要部分就是促进环境的公众参与,或者说促进公众参与是我的工作着力点之一。无论在环保局还是在环境交易所,还是我后来做环境传播,因为这个环境保护和低碳发展,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项惠及全体人民的事业,同时有必须得让全体人民参加的伟大事业,所以必须是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
从整个社会的框架来说,我们要做好实现“3060”目标,无论是“碳达峰”还是“碳中和”,都要形成良性社会互动,良性社会互动的主要构成,就是要政府很好地发挥作用,政府完成顶层设计,制定政策,倡导推动低碳发展。其次是企业要发挥碳减排、“碳中和”的主体作用,因为碳排放的大头还是企业端产生的。第三是公众积极参与。
公众参与有几个意义:
第一,从最直接的意义上说,公众的减排行动是一个量,是一个相当大的量。据各方面的专家测算,公众生活领域的碳排放占全社会排放的50%,甚至更多一点,所以公众的减排意义重大。
第二,公众参与的作用还不仅局限于消费领域、生活领域的减排,公众的参与还会影响到生产领域,一方面每一个公众都有双重身份,他既有职业身份,也有自然人身份。自然人身份好理解,刚才说的50%。另外在这个生产领域,我们每一个工作单位都也是由社会公众构成的,也就是社会公众的另一种身份――职业身份。因此如果公众在这个职业经历当中也能够注意节能减排,那么就给生产领域带来了非常大的促进,因此公众需要充分参与。
还有就是公众消费偏好对企业生产有导向作用,还会影响到政府的决策。因此公众参与的作用绝对不可低估。
NBD:前面说的几条是公众参与的作用。公众为什么要参与,怎么参与?
杜少中:我们现在还要特别注意做好一件事,就是给公众搭建参与的平台,我们说让公众参与,公众也有积极性,但是公众经常会问,“我怎么参与,我怎么做叫参与了?”
那么今天我们告诉大家,低碳生活都有什么样的要求,可持续发展都应该怎么做,大家按照这个去做了,搭建一个平台把大家的减排行为、低碳行为记录下来,搭建这个平台总的概念叫普惠,无论是绿普惠还是碳普惠,从这个字面上你能理解普惠吧?普遍、惠及。
其实这可以理解为公众参与的最新版,具体怎么做呢?做一个碳账本,让大家在所有分散化平台上,行动、消费所产生的碳减排量,都通过一个本给您记录下来,将来条件成熟了之后,把它给您展示出来,并且按照科学的方法计算出减排量,在市场实现价值,成为您的财富,当然这个目标的全部实现,还有待于碳市场的不断成熟。
还有一点特别要跟大家强调,现在大家经常说2030、2060两个目标,其实还必须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 2035 远景目标建议》,专门提到这个目标“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这一句话起码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说“碳达峰”以后,碳排放稳中有降,这说明2035年是检验2030“碳达峰”目标是否实现的一年。2030年以后碳排放稳中有降,说明目标实现了。这个目标大家听起来说起来可能感觉不那么深切,因为这个目标的实现与否要通过专业部门测算,通过数字来体现。
第二层意思,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这是每一个老百姓都能感觉到的。大家注意这个词儿,它不是“有所”好转,也不是“基本”好转,是“根本好转”。比如说,大家都能感受到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奥运会之前是一个状态,之后是一个状态,近几年又是一个状态,大家最希望的形象表述叫“北京蓝”成为常态。到了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时候,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不光是大气,还有水、土壤、其他的生态目标都要有质的进步。到那个时候,我相信美丽中国是每一个人都能非常真切地感受到的,这应该是我们要谈的主题,也是需要公众参与的。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零碳公园设计师 何为“零碳”?就是把自然还给自然 2024-10-31 08:46:13
- 柴麒敏: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并非完全此消彼长应形成优化组合 2022-03-18 09:50:27
- 程一恒:双碳背景下的人类社会发展新模式 2022-03-08 15:45:54
- 氢能在碳中和的角色和定位 2022-02-23 14:02:26
- 张军涛:未来碳市场将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22-01-15 20:49:58
- 黄润秋: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2021-11-29 17:13:48
- 碳中和领军人物系列丨王彬对话汪军:碳中和时代的财富大转移 2021-11-29 16:08:58
- 贾康|碳达峰与碳中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与难题破解 2021-11-29 15:57:48
- 推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 勇做碳达峰碳中和主力军 2021-11-29 15:47:09
- 彭文生:碳中和的关键是发挥市场激励机制,促进科技创新 2021-11-29 15: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