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成为交通行业高端“双碳”智库,需要哪几步?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中国交通报社  发布时间:2021-09-07 20:46:12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基础研究是先导。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简称交科院)发挥科研优势,乘势而上、锚定目标、奋力攻关,为国家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

自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交科院紧密围绕国家“双碳”目标重大战略进行科研攻关,开展“双碳”系列课题研究,分析包括道路交通、城市交通、社会车辆在内的交通运输各领域深度减排路径,提出我国交通运输碳中和发展战略及政策措施。

在一项项科研攻关中,交科院勇担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新使命,践行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要求。

01 凝聚全员共识

发出交科声音

交通运输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明确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做好“双碳”工作,是加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

如何处理交通运输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如何抓紧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是一系列庞大且务实的研究难题。

作为交通运输科研“国家队”,交科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为交通运输行业实施有针对性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提供技术支撑,助力行业和国家减排目标的实现。

8月24日,“交通运输碳中和技术路径与政策研究”课题系列沙龙研讨活动如期举行。这是交科院近两个月内组织的第四期沙龙研讨活动。

交科院组织开展“双碳”沙龙研讨活动。

会上,交通信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于丹阳、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丁芝华分别就国内外关于交通运输领域运行数据、能耗数据、排放数据梳理分析研究,交通领域碳达峰行动的推进机制及制度研究进行了成果分享。

科研管理处、交通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城市交通与轨道研究中心、交通产品认证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科研人员畅所欲言,碰撞思想智慧。

学术沙龙擦出绚烂火花,也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激发创新灵感。

交科院将“交通运输碳中和技术路径与政策研究”课题系列沙龙研讨活动作为定期学术交流形式,以期促成多领域、跨学科的交流。

此前,该系列沙龙还研讨了道路运输和城市交通碳达峰战略路径、社会车辆碳达峰与深度减排战略路径以及碳达峰碳中和下运输结构调整趋势与潜力等。

院长石宝林十分重视和关心“双碳”研究,每次都出席沙龙活动。他表示,“双碳”课题沙龙是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可以有效促进青年专家的学习交流。他希望,课题研究过程中多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借助行业专家的技术力量提升课题的研究质量。同时,要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把研究成果尽快运用到行业制定碳达峰的政策、行动方案中去,提升交科院在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除了内部的沙龙,交科院专家也受邀参加院外“双碳”研讨活动,在多个场合发出交科声音。

交科院专家参加交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与对策论坛。

今年4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汽车”闭门沙龙,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财政部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负责人以及汽车产业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交科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忠奎研究员、王雪成博士也受邀参加了此次沙龙,并在会上作了“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及道路运输碳控排行动”的报告,进一步展示了交科院在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拓宽了与国家层面碳排放管理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对接的渠道。

其实,交科院多年前就关注并涉足“双碳”相关研究,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

多年来,交科院相关研究聚焦绿色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绿色交通技术、绿色能源与绿色出行、交通运输能源经济环境建模等方向,始终致力于为行业和地方交通运输绿色发展顶层设计、能力建设、管理提升、技术创新等提供全链条全方位支撑服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通过多年的科研实践,交科院培养了行业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政策咨询与决策智囊团队。这些都为开展交通运输“双碳”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交科院科研团队支撑贵州兴义装备化桥梁施工减碳效益核算。

碳达峰、碳中和对于交通运输行业来说,既是考验,又是机遇。一场场政府和专家主旨演讲,一次次高端沙龙对话,一篇篇研究文章……汇集了交科院专家的真知灼见,凝聚了交科人的智慧和力量。

02 拓展研究思路

探索减碳路径

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时间不满10年。而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量目前仍在快速增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将会呈现较快增长态势。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驱动交科院研究团队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

交科院成立由院领导领衔的“碳达峰与碳中和”专项研究领导小组,院长石宝林担任组长,副院长王先进、方海担任常务副组长。科研管理处负责专项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同时,设置研究工作组,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作为研究工作组组长部门,交通信息研究中心、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研究中心作为副组长部门,其余研究部门作为成员部门。

为科学制定中国交通气候经济战略,支撑国家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决策支撑,交科院不断拓展研究思路,深化研究成果,按照1个总课题、4个子课题、9个专题模式,不断加强有关交通运输“双碳”的基础研究,探究低碳理论与技术,布局行业深度脱碳,研究内容涉及城市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财税政策等多个方面。

――强化顶层设计,提出我国交通运输碳中和发展战略及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目前,交科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交通运输碳中和技术路径与政策研究”。该研究提出,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手段,才有可能在2030年前后达峰。

研究对1960―2013年期间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交通运输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分别进行了纵向比较分析,通过国际经验和趋势判断得出,碳排放量达峰后下降,之后又缓慢增长;客运碳排放强度下降难度较大,而货运仍有较大减排空间。未来交通运输要实现低碳发展,必须多措并举,加大力度推进战略引导、运输结构优化、交通模式集约化、低碳科技创新等。

交科院推动交通运输参与碳交易机制研究。

交通运输领域参与碳交易机制研究、支撑交通运输碳达峰财税政策研究、推进交通运输碳达峰行动的机制创新研究等,也是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目标与路径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些研究为交通运输行业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加快构建多元化的交通运输碳达峰投融资机制,提供了研究成果。

――细化研究方向,分析包括城市交通、道路交通、社会车辆在内的交通运输各领域深度减排路径。

2021年,交科院设置气候变化经济重大专项研究,其中包括专题研究――城市交通碳达峰与深度减排战略路径研究。

该课题重点从社会经济发展、运输装备、能源类型、交通出行量、基础设施、车辆技术、新业态发展等方面开展研究,对公交、出租汽车、小汽车、城市物流等进行碳排放预测,结合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提出城市交通碳达峰发展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城市交通的深度减排策略。经过详细调研、数据收集和分析,利用LEAP模型,开展了基准情景、“双碳”情景和强化“双碳”情景三种预测,基于预测结果,提出了城市交通碳达峰发展目标。

此外,道路运输行业碳达峰与深度减排战略路径研究,提出道路运输行业未来分领域、分阶段、分区域推进碳深度减排工作的整体战略、技术路径和政策措施;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中国交通减排成本分析研究,评估关键减排技术的碳减排效果,核算减排成本;社会车辆碳达峰与深度减排战略路径研究,为道路运输领域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多部门参与,深度研究,为行业制定节能减排精细化管理对策提供支撑。

在高速公路方面,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研究中心开展了高速公路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和碳评价制度研究,研究提出适用于我国高速公路生命周期碳评价制度体系设计的对策建议,为摸清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全过程碳排放底数,全面、客观地量化评估高速公路碳排放水平及减排潜力提供有力支撑。

交科院科研团队支撑山区隧道低碳施工。

在运输结构调整方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开展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管道、城市交通等运输方式现状、潜力、优化调整路径等研究,提出了我国运输结构调整优化路径、综合枢纽减排评估方法等。

在标准制定方面,标准与计量研究中心针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过程中低碳材料、技术、产品、工艺等标准不健全等问题,依据交通运输部标准化工作职责,聚焦公路、水路和城市公共交通,开展交通运输建设、运营、管理、维护等领域低碳技术发展趋势及特征变化研究,分析促进低碳交通发展重点科技研发需求,梳理低碳交通材料、技术、产品、工艺等方向标准需求,构建低碳交通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交科院科研团队支撑山区隧道低碳施工。

在统计监测体系建设方面,交通信息研究中心紧紧围绕能耗、碳排放等核心指标,不断夯实行业传统统计、专项调查,积极思考交通运输碳达峰统计调查体系建设,夯实行业碳排放数据“本底”;发挥多部门合力,建立标准化交通运输能耗及碳排放相关共享数据库,推动多源数据汇聚和共享;对标发达国家,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国际数据收集机制,现已基本掌握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交通运输行业运行和碳排放数据及相关统计监测方法;以“数字挖掘+战略应用”为驱动,探索交通运输碳排放统计监测平台建设,数据赋能、智慧赋能交通运输行业科学达峰、尽早达峰。

03 肩负科普责任

合力迈向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交通运输领域涉及地方经济发展、传统行业转型、新兴领域前瞻性投资、个人出行方式改变等多方面问题,迫切需要一本兼顾科学性、可读性的知识读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技工作者在做科研的同时应该肩负起科普宣传的责任。

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之际,交科院组织编写的《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知识解读》由人民交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绿色出行专项基金支持并提供资助。

交科院组织编写的《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知识解读》。

做好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与建设交通强国是什么关系?核算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的边界与方法是什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交通运输碳达峰有哪些影响?《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知识解读》一书让相关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该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包含56个关键问题,紧密围绕交通运输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知识,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解答了行业开展“双碳”工作所涉及的重点内容,通俗易懂地列举了参与“双碳”行动的方式方法,为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了科学指引。

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交通运输的碳达峰碳中和”部分,文章从重要意义、形势要求、现状进展、技术方法、关键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举措等七方面,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交通运输行业“双碳”工作的各方面重点内容,为行业研究探讨和积极开展“双碳”工作提供了基础和框架。

小册子大战略、小创意大智慧。出版后第一时间拿到书籍的交通运输从业者表示,该书提供交通运输节能降碳过程中的具体措施,解答了广大从业人员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后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节能低碳新技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用好开放平台,展示科研成果,为交通运输领域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交科院一直在努力、在行动。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来临之际,受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委托,交科院作为供应链及商务服务专题展区承办单位。展区以“科技创新赋能交通运输服务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设立运输服务板块“1+2”的活动模式,即1个展示区,2个专题高峰论坛活动。在展示装备制造、运输服务中的新技术应用以及运输服务运营管理中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的同时,围绕碳中和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开展行业技术研讨与国内外实践经验交流,凸显“人享其行、物优其流”运输服务的美好愿景。

未来,交科院将继续肩负科技强交、奉献社会的使命,广泛参与,加强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和战略性布局,抓紧“十四五”这一窗口期,掌握并推广一批碳减排、增碳汇的核心技术,为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字:   交通行业 “双碳”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