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大数据遇上碳中和,如何为其赋能助力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21-09-08 12:30:54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成都9月8日消息(记者 昌思荣)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是实现我国碳排放达峰的关键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攻坚期。自从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后,爆火的碳中和概念已经在互联网上“掀”起一股热潮,碳中和作为绿色发展的主旋律已经悄悄奏响。“以天地之心存心,以生灵之命立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讲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国故事,积极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数字碳中和之路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以“数字助力,绿色发展”为主题,动员聚集各政府各部门、各领域专家及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探讨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环境,在此背景下,该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为碳中和赋能助力,就此问题,王金南院士在本届论坛上进行了详细解答。

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庞大数据高效掌控

首先,要建立符合MRV要求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排放量如何分布,具体排放多少,这些是必须要说清楚的问题。从2005年起,我国就开始打造全国“一公里网格”,并在960个网格上增加了14个图层的数据,一个个参数不断叠加,最终形成巨大的数字系统。如此庞大复杂的数据则必须依靠大数据技术进行精确管理、严格掌控。

建立城市碳中和“大脑”,实现城市“碳数据”深度分析

王金南院士提到:“全中国有337个地级以上的城市,我们除了要掌控全国这个大局,更要每个城市的重点抓起来。”一个城市的碳生产、碳排放等包含许多要素,城市的碳中和“大脑”将涵盖排放上报系统、决策辅助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通过大数据对这些系统进行深度分析,将对助力实现城市碳生产与消费活动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构建应用场景,支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减污降碳对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我们需要利用大数据来支撑减污降碳目标的实现。这个过程需要模拟,每一个城市怎么制定,里面都涉及到许多科学的数据,这不是一个单一的控制环境质量的问题,而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

建立排放总量控制体系,生成数据速报系统

建立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体系是一项重要工作,这是最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问题。这个总量既有国家层面总量的问题,又有各个省份和地区等地方层面的总量控制问题,更要加强部分重点行业的总量控制。这些总量控制制度都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持,要利用大数据、大网络来提出一个速报系统,及时传递消息,反馈问题,从而高效准确获取参数、处理信息、解决问题。

协助公众有效参与,打造个人“碳收支”系统

王金南和团队提出设想,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建立自愿性个人碳收支信用体系。在这样个体系中,个人的出行用电、用气等生活中的碳足迹、碳排放都将被记录和计算,同时根据地区城市和农村人均用电、用气、用油水平核定人均碳排放配额,这个配额还将与个人信用挂钩,甚至可以用来交易并做一些慈善事业,这个构想值得深入研究。

众力并则万钧举,群智用则庶绩康。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汇聚理念,交流思想,凝聚共识,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关键字:   碳中和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