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35名中外气候专家为“双碳”建议: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1-09-09 19:28:12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在今天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21年年会上,35名中外知名气候专家发布了共同撰写的《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与中国贡献》,这是全球顶级专家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出的政策建议。

国合会是我国层次最高的环境与发展中外高层对话合作机制,是中国听取国际社会政策建议、对外介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


2020年9月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内国际重要场合强调了我国实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目标。对此,国合会“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与中国贡献”课题组重点研究了我国实现“30、60”目标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在课题组看来,国内经济转型加速,绿色技术产业发展,深化经济数字化,各相关方积极响应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机遇;但国际环境不确定,实现碳中和时间周期短、只有30年,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发展不充分不均衡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挑战。

据研究,目前,超全球经济总量70%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或准备作出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的承诺。课题组认为,我国也应该尽快出台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线图和政策措施。

35名专家提出,在顶层政策设计方面,我国首先应从“十四五”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尽快选择典型省、市、行业和企业,率先开展碳达峰和碳中和试点示范,同时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

在行业方面,在交通、建筑等重点行业应开展深度脱碳行动,实现经济复苏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协同增效,同时加大对低碳基础设施的投资,严控新投资外溢到高碳基建中。尤其是要构建以低碳能源为主体的新能源体系,加速煤炭控制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

碳定价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课题组建议,我国要推动碳定价制度的渐进完善。当前我国以火电行业为突破口,正式开启全国碳市场,对促进企业低碳创新、强化能力建设、提升监管能力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碳定价制度存在与总体气候政策目标联系不足、碳市场产权性质不明确、市场主体不活跃等问题。

针对存在的不足,报告提出了我国碳定价制度渐进完善的建议,具体包括,要加快碳资产产权确立的研究和实施,加强气候信息披露,为实现碳资产确权提供政策支撑;稳步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为碳市场设立明确的总量控制目标,逐步增加有偿拍卖配额的比例,优先将可再生能源尽早引入目前以电力行业为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并逐步纳入其他重点排放行业;根据控制交易成本的原则制定混合式碳定价体系。将排放集中度较高的企业纳入碳交易体系,将排放集中度较低的企业纳入碳税体系等。

关键字:   “双碳”目标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