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下降40%到45%的目标。”7日,在成都举办的“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表示,中国已基本扭转碳排放快速增长局面。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碳中和转型时间短、压力大。”中央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在论坛上指出,要推动数字技术跨界应用,进一步加快对传统行业网络化、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将数字经济的减碳优势与绿色发展的广阔前景紧密结合。
“关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难点,一是碳排放总量要下来,另外我们人均的耗电量还要增加。因为我们还要发展,我们的人均水平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要按照我们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把握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节奏。”原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说,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加快电力、制造和交通等高排放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还要实现绿色信息化。
同时,“双碳”目标也贯穿了数字产业全领域、生产经营全过程。“要着力解决大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当前我国数据中心和5G基站年耗电量超过1200亿度电,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折合二氧化碳排放量7320万吨,并呈较快上升趋势。”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指出,数据中心要研究降低大数据能耗的技术和措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
不只是生产端,消费端减碳也同样重要。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专委会秘书长蒋南青提到,许多产品的碳排放产生在消费端和弃置端,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能耗,远大于生产的能耗。“需要延伸产业链后端基础设施,通过建立个人碳账户、碳积分等方式,让消费者成为循环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环。”
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宣布正式启动数字碳中和专项公益基金筹备工作,并向全社会发出了《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倡议书》,还与相关机构和企业签署在数字化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方面的战略合作备忘录。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碳足迹:碳足迹可信数据赋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可行性分析报告 2025-03-30 16:28:56
- 朴世龙: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2025-03-11 13:39:19
- 广州设计之都召开“双碳”工作联席会议,推进“零碳街区”示范建设 2025-03-11 13:38:29
- 海南规划护航红树林 “碳”寻绿色发展新路径 2025-03-11 13:37:35
- 专家:建议以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四大领域为核心抓手 2025-03-11 13:36:35
- 全国首笔,个人碳资产归集“兑现”!2000吨个人碳资产变现8.7万元 2025-03-11 13:33:19
- 助力企业优化用能与零碳发展 2025-03-06 14:16:52
- 碳排放双控体系加速成型;政策细则完善助力绿色转型 2025-03-06 14:10:05
- 山东落实双碳目标 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2025-03-06 14:08:51
- 支持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南京出台实施方案 2025-03-02 2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