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集团以“实现可持续交通”为主题,亮相2021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2021),展示可持续交通发展愿景。除了三合一电桥、热管理系统和800V电机控制器等电驱动产品外,舍弗勒还展示了用于实现全新城市交通概念的模块化智能线控一体化底盘,以及氢能解决方案。
“舍弗勒非常重视环境及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理念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基因中,是舍弗勒集团‘2025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舍弗勒集团首席执行官克劳斯・罗森菲尔德说道。“凭借我们在动力总成、底盘及交通出行领域的创新技术,以及对整个能源链的理解,舍弗勒正在为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做出重要贡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致力于成为创新驱动的引领者。”
创新的电驱动产品解决方案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一变革对舍弗勒而言是巨大的发展机遇。“电气化和全新交通出行概念等发展趋势是舍弗勒在产品及商业模式方面进行创新的主要驱动力,”舍弗勒集团汽车科技事业部首席执行官马迪斯・青克说道。“舍弗勒致力于成为客户的首选技术合作伙伴,通过丰富的零部件和系统知识,为客户开发定制化的创新解决方案,积极塑造汽车行业的变革发展。”
作为电驱动领域的重要供应商,舍弗勒在电驱动方面获得了多项客户订单。在本次展会上,舍弗勒展示了一系列电驱动产品,其中包括一款自主开发的800V电机控制器,适用于跑车和SUV等高性能汽车的电驱动桥系统。舍弗勒在800V电驱系统中采用了最新的碳化硅半导体技术,能实现最高达99%的效率,可显著增加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舍弗勒还展示了一款三合一电驱动桥,该产品将电机、减速器及电机控制器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其他亮点展品还包括集成式热管理系统,该系统效率更高,有助于进一步增加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智能线控一体化底盘与氢能技术
舍弗勒还展示了新的智能线控一体化底盘,该产品是一款针对城市交通的模块化解决方案。作为灵活、可扩展的车辆平台,舍弗勒智能线控一体化底盘可实现全新的自动驾驶车辆概念。该平台融合了舍弗勒多项创新技术,灵活的架构可以搭载不同的转向和驱动方案。此外,舍弗勒还展示了一款针对电动自行车应用的Free Drive驱动系统。该系统取消了自行车曲柄和车轮之间的机械连接,踏板脚感可灵活配置,提供了全新的操控体验。
作为汽车及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认为氢能在实现未来碳中和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整个氢能源链的协同效应,从可再生能源发电,到利用这些电能通过电解制氢,再到氢气的使用。舍弗勒在本次展会上展示了一款氢燃料电池堆,其中作为关键零部件的金属双极板采用舍弗勒高精密成型技术和薄膜涂层工艺制造而成。
舍弗勒为氢燃料电池提供金属双极板等核心零部件
针对电动自行车应用的Free Drive系统,在自动行曲柄和车轮之间没有机械连接
图片:舍弗勒
关于舍弗勒
作为一家全球性汽车和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集团70余年来始终秉承开拓创新精神,致力于推动交通出行和工业制造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依托在低碳驱动、电驱动、工业4.0、数字化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提供创新型技术、产品和服务,舍弗勒集团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让交通出行和工业制造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舍弗勒集团提供覆盖整个动力总成及底盘应用的高精密部件与系统,以及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解决方案。舍弗勒集团2020年销售额约为126亿欧元,目前约有83,900名员工,是全球大型家族企业。根据德国专利商标局(DPMA)数据,舍弗勒在2020年注册逾1,900多项专利,是德国第二大最具创新力的公司。
关于舍弗勒大中华区
舍弗勒于1995年开始在中国投资生产。20多年来,舍弗勒已成为中国汽车和工业领域重要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秉承“本土资源服务本土市场”理念,舍弗勒大中华区致力于本土生产和本土研发,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与近距离服务。目前,舍弗勒大中华区拥有员工约1.2万人,在上海安亭、湖南长沙设有2个研发中心,在太仓、苏州、银川、南京、湘潭等地设有10座工厂,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南京、济南、成都、武汉、太原、重庆、西安、天津、大连、杭州、长沙、哈尔滨、郑州、香港、台北、台中等全国各地设有20个销售办事处。从2016年起,舍弗勒大中华区连续6年被评为“中国杰出雇主”(China Top Employer)企业。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航司“减碳”提速 可持续航油商用还需组合拳 2024-07-24 16:38:34
- 广州:绿色建造助力轨道交通建设节能降碳 2024-07-19 16:31:52
-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舶能耗数据和碳强度管理办法》意见函 2022-05-16 16:45:36
- 徐留平:建议尽快出台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 2022-03-21 08:40:01
- “五化”助推交通行业实现“双碳”目标 2022-03-15 12:09:45
- 交通减碳全面推进 绿色基建投资火热 2022-02-28 14:27:22
- 电动汽车百人会提出交通能源领域协同减碳方案 2022-02-28 14:19:52
- 现交通运输领域碳中和 何光远发表致辞 2022-02-24 14:06:46
- 碳中和背景下的智慧交通系列1――交通碳排放 2022-02-24 13:58:40
- 李小鹏: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 加强交通电气化替代 2022-02-24 13: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