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蓉召开
本届论坛以
“数字助力,绿色发展”为主题
致力于推进能源绿色高效低碳转型
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入绿色技术创新创业
数字金融赋能绿色金融
和碳金融的创新等多种新气象
积极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
凝聚共识,发挥互联网技术与资源优势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论坛上
专家大咖们都说了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绿色化、电气化、数字化是降碳关键
论坛上,邬贺铨以《 IT与双碳的机遇与挑战》为题阐述双碳未来。在他看来,绿色化、电气化、数字化是降碳的关键。
邬贺铨认为,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驱动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从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碳汇等方面共同发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对信息技术产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关键是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自身减碳。”
原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要把握好“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节奏
周宏仁在解读“双碳”目标时指出,“碳达峰、碳中和”实质上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要按照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把握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节奏。
周宏仁提到,接下来我国要推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加快高排放企业的数字转型,拥抱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革命,发展绿色信息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计算技术专家王坚:今天的数字化,就是一百年前的电气化
“城市容纳了全球50%~60%的人口,但是消费了约70%的能源。”王坚表示,在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城市关乎生产和生活,应该被视作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
为此,王坚提出了“城市数字化”的概念――城市的数字化,关键在于让城市资源使用效率得到巨大提升。“今天的数字化,就是一百年前的电气化。”在他看来,应该将数字化放在和电气化同等重要的位置来看。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建立自愿性个人碳收支体系,让公众参与“碳中和”
论坛上,王金南以“建立碳排放监测网络、促进碳达峰碳中和”为题进行演讲。
在他看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有十大关键技术,其中气候模式和碳循环模拟预测技术、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算关键技术,都与“数字碳中和”紧密相关。比如,“可以用大数据来支撑公众参与到碳中和进程之中去,建立一个自愿性的个人碳收支体系。”
王金南在调研天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时还表示,希望与天府新区一道,进一步深学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共同探索答好生态价值转化的时代答卷。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央网信办原副主任王秀军:引领数字空间“双碳”生活新风尚
论坛上,王秀军透露,探索数字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锁定“数字助力、绿色发展”这一核心要义,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将从为数字空间“双碳”项目注入新动力、为数字空间“双碳”生活引领新时尚、为数字空间“双碳”发展唱响主旋律等三个方面抢占碳中和时代的战略制高点。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我国首次开展道路货运行业碳排放底数摸排工作 2025-04-07 19:11:14
- 碳中和赛道业务大盘点:这些机会不容错过! 2025-04-01 09:24:56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 新增企业约1500家 2025-03-30 17:30:40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湖北如何乘“绿”而起? 2025-03-30 17:27:59
- 全国碳交易市场首次扩围,钢铁企业影响几何? 2025-03-30 16:51:23
- 国家碳达峰试点究竟是什么?怎么申报?有什么好处? 2025-03-30 16:43:45
- 中法: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6:32:13
- 配电网碳足迹计量技术突破 国家电网新专利撬动碳管理新范式 2025-03-30 15:54:39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覆盖约30亿吨排放、1500家控排企业 2025-03-27 19:36:58
- 华尔街纷纷退出气候倡导组织的背后 2025-03-27 19: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