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持有的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已出售了几万吨,购买方为控排企业,价格35元/吨。”上海碳汇林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纯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同时也在帮控排企业谈CCER购买事宜,规模约几十万吨。”
随着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临近,CCER市场交易持续活跃。以上海碳市场为例,CCER自今年10月底以来每天成交量都在十万吨以上,10月28日以来累计成交量超过540万吨。
10月起控排企业着手购买CCER
据生态环境部此前发布通知,确保12月15日前全国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而根据全国碳市场相关规则,控排企业可使用CCER抵消碳排放配额清缴,抵消比例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
“9月底多数企业就已知道自己全国碳市场配额盈亏情况,10月起,很多企业开始着手购买CCER。”王军纯告诉记者,其在将持有的几万吨出售给控排企业后,还在帮助控排企业洽谈CCER购买事宜。
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朱伟卿也向记者透露,公司已中标了某头部电力集团的配额履约项目,帮助该集团购买CCER完成履约,同时还在帮多家控排企业购买CCER或配额进行履约。
控排企业购买CCER,带来了CCER市场的活跃。以上海碳市场为例,CCER今年10月下旬起开始每天都有成交,且单日成交量有所放量。其中,10月29日单日成交量达130万吨,11月3日成交量达80.2897万吨,10月28日、11月2日和11月15日三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量也均在60万吨以上。
“CCER价格也出现了不小的涨幅,目前市场上多数都是35元/吨以上,这个价格属于比较高了。”王军纯说。
同样以上海碳市场为例,CCER价格近期多在35元/吨左右,其中11月2日成交均价最高,达37.58元/吨,11月11日和11月12日的成交均价也都在36元/吨以上。
“由于多数试点市场的CCER价格仍低于全国碳市场的配额价格,因此仍有不少控排企业购买CCER用以抵消配额清缴。”王军纯说。截至11月16日,全国碳市场价格为43.16元/吨。
为支持重点排放单位使用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10月29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发布通知,自2021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免除收取CCER交易手续费,以降低交易成本。
“免收交易费肯定对CCER市场的活跃有帮助,但主要还是因为全国碳市场履约期临近,履约需求太大。”朱伟卿向记者表示。
购买CCER的企业多但缺货源
就王军纯的观察,目前市场上购买CCER购买的企业多,但缺货源,“很多控排企业首次参加全国碳市场,不知道去哪找货源。”
据透露,试点市场开展多年后,市场上的CCER一类项目几乎使用殆尽,目前流通的多是二、三和四类项目,这些项目由于额外性不足,部分区域试点市场不能用这三类项目抵消,此前很长时间属于休眠资产,“全国碳市场允许该三类项目抵消配额清缴,激活了这一市场。”
我国CCER项目共分四类,第一类是采用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方法学开发的自愿减排项目;第二类是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但未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的项目;第三类是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且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前就已产生减排量的项目;第四类是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但减排量未获得签发的项目。
“CCER市场信息不对称,从哪里找货源和从哪里找买方,很多控排企业不清楚。”王军纯向记者表示。
11月12日晚,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官微刊发一则CCER询价信息,称因业务需要,某公司拟出售已签发的燃气电厂项目CCER,数量超100万吨,拟通过协议交易方式进行。
“CCER二三四类项目,如果明年要签发一批的话,价值可能没有这么大。”王军纯向记者表示,“这或许是不少机构和企业趁机出手CCER项目的原因,之前每吨购买成本可能就几块钱,现在几十元卖掉也划算。”
排放单位配额交易意愿上涨
除CCER外,随着履约期的临近,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配额交易意愿上涨,交易活跃度逐渐上升。
11月16日,全国碳市场成交量178.95万吨,继11月2日后再次单日成交量突破百万吨。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近日表示,近一个月全国碳市场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较上月增加65%,挂牌协议交易日均成交量较上月上涨163%。
截至2021年11月16日,全国碳市场自7月16日启动以来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2703.31万吨,累计成交金额11.9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交易规模放量同时,全国碳市场价格呈现小幅波动态势,并未见较大幅度上涨。截至11月16日,全国碳市场收盘价为43.16元/吨,仍低于首日开盘价48元/吨,处于破发状态。
“价格是与交易机制设置有关,在交易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很难出现大幅波动,启动初期出现接近涨停或跌停的价格,是与交易不活跃有关。”王军纯说。
在王军纯看来,对控排企业而言,碳配额是资产,即便有富余,有些控排企业也惜售。国电电力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即表示,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国电电力碳配额总体盈余,考虑到国家将逐年收紧碳配额发放量,未来碳价走势尚不明朗,公司将持有剩余配额以备后需。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碳汇修复,绿水青山“价更高” 2025-03-30 17:31:48
- 数说绿色发展“成绩单” 全国CCER交易市场作用初现 2025-03-30 16:49:44
- 生态环境部发函征询CCER新的方法学,你准备好了没有? 2025-03-30 16:40:33
- 数说绿色发展“成绩单” 全国CCER交易市场作用初现 2025-03-30 15:46:08
- CCER自愿碳市场建设取得的重要实质性进展!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 2025-03-27 19:22:17
- 威海银行创新落地“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CCER开发挂钩”贷款 2025-03-25 19:22:07
- 内蒙古开发储备18个CCER造林碳汇项目 2025-03-23 16:33:21
- 首批CCER项目完成登记 江苏项目核心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2025-03-23 16:30:27
- 人民日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CCER完成登记 2025-03-21 12:44:25
- 国家发改委明确:CCER后就没绿证了 2025-03-19 17: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