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的本质是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的发展转型。资源推动型模式下,随着资源不断稀缺,乃至枯竭,必然导致发展成本增加,发展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以资源推动型模式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然而,在技术推动型模式下,随着技术进步,发展内容可以不断更新,发展的成本不断地下降,技术支持的发展模式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因此这样的发展是可持续的。进而,技术让发展与能源和资源脱钩成为现实。
实现碳中和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终极目标,其目的是推动全球的发展转型,把一个美丽的、安全的地球留给子孙后代。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政治共识,不是科学共识,它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也是倒逼我国发展转型的自主行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是根据我国发展水平的演变而渐进,从不承担减排责任到承担强度减排责任,再到承诺碳达峰碳中和,这推动了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全球碳中和的目标是一致的: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大自然吸收的温室气体相平衡。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就是先达峰,再稳中有降,然后实现快速下降,最后实现碳中和。如何应对碳中和的挑战是一个多选题。欧盟的成功在于民众的支持,美国减排的成功在于市场的力量,我国的选择应该是民众的力量加上市场的选择,以及自己的制度优势。
关于如何落实碳中和长期目标的问题,中央对碳达峰已经有了明确的部署。碳中和虽然是2060年的目标,但是一切必须从现在开始,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碳中和一起部署的根本原因。做好碳中和的工作需要从三件事抓起:统筹推进碳达峰、稳中有降与碳中和――分门别类制定碳中和的路线图,先易后难、分步落实碳中和。
面对新的形势,发展转型需要通过创新来解决问题。“不可能”就是一种机遇,创新者的责任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创新型企业的责任就是推动创新朝着理性、合理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刘振民:全球气候合作面临四大命题,坚定多边主义重构行动范式 2025-03-27 19:14:47
- 新提法!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撰文详解新型能源体系 2025-03-15 14:34:25
- 王金南委员:加快零碳园区标准建设 2025-03-11 13:18:54
- 张希良:海上风电项目享受补贴政策,不应影响其参与CCER交易市场 2025-03-11 13:10:26
- 十年间生态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黄润秋现场掏出了2块空气滤膜 2025-03-11 13:05:58
- 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国家将设立航母级基金投向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 2025-03-11 13:01:02
- 全国人大代表、徐延铭:建议加快推出碳排放权期货 2025-03-11 12:28:18
- 全国政协委员戴和根:探索绿色低碳实践推动城市更新 2025-03-08 16:37:52
- 抢抓绿色规则制定权!这位代表建议加快形成全景碳计量标准体系 2025-03-08 15:44:01
- 全国人大代表曹仁贤:建议基于巴黎协定第6条,推进碳市场国际化! 2025-03-08 15: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