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交通运输行业减碳路径与建议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中宏网  发布时间:2022-02-24 13:53:55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交通运输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碳排放量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作为“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提出要通过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确保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

  (一)形势与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以及短期内预计技术进步水平和用能结构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量和占比仍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减排压力较大。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在2030年前仍将保持增长,于2030年达到或接近峰值水平。

  从运输结构看,公路运输是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碳排放量占全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的85%以上,这是由运输结构决定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至2020年我国公路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占整体运输量的比重均超过七成,2020年分别占到71%和72%。客运方面,占比排名第二的铁路客运量占比22.8%,水运和民航合计占比6%左右;货运方面,水运和远洋货运量分别占16.1%和8%,铁路货运量占比仅为9.4%。

  (二)路径与建议

  由于各类运输方式的技术进步和燃料替代难度有所不同,因此减碳路径和减排速度也会有所区别。为实现交通领域减碳目标,我国应主要从提高电气化程度、优化运输结构和加强能源技术进步三个方面努力。

  1.提高电气化程度

  电气化是降低公路和铁路运输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方式。目前乘用车、轻型商用车、中型货车和铁路通过电气化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比较清晰。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逐年升高,2020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达136.7万辆,占全年新车总销售量的比重达到5.4%。2021年1-9月销量达216万辆,同比增长1.9倍,占生产企业新车销量的11.6%。根据2020年底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目前看来,距离这一发展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下一步需重点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完善新能源汽车购买和应用环节激励政策,逐步放开购买限制。同时,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换电等设施,强化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

  2.持续提升技术水平

  交通领域减碳离不开技术支撑。一方面,在动力系统电气化的同时,传统内燃机载具能效提升和降低排放仍有提升空间。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燃油机动车能效和排放标准,可以在转型过程中有效降低汽车能耗和碳排放。2017年我国乘用车新车工况百公里油耗为6.77L,2020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2030年目标将这一指标降至4.80L。另一方面,重卡、飞机和船舶减碳需要依赖替代燃料技术进步。目前看来,燃料电池和生物质燃料未来有望成为降低重卡、航运、海运碳排放的重要替代能源。下一步还需继续推动技术攻关,拓展应用规模,持续降低替代成本。

  3.优化运输结构

  不同运输方式的单位运输量能耗和碳排放区别较大,推动客运和货运结构调整是降低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一是应推动公路运输向铁路运输转型。据测算,公路货运单耗(单耗指单位运输生产量所消耗的能源量)约是铁路的4-5倍。随着铁路电气化转型逐渐深化,铁路运输低碳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下一步在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上,需进一步完善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联合运输组织模式;推动轻量化、小型化转型,通过优化城市和产业布局,缩短不必要的运输距离,减少重型卡车的使用;推动公共化、非机动化转型,提高公共交通、非机动出行比重。

关键字:   碳达峰碳中 交通运输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