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则消息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重庆碳管家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重庆碳管家)正式成立,这是一家全国资的、主营碳业务的公司。
工商注册信息显示,该公司是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后者由重庆国资委100%控股。
据悉,该公司未来将聚焦低碳、节能、生态环保业务领域,围绕碳平台、碳规划、碳产业、碳计量、碳资产、碳培训、碳融资、碳工程,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双碳综合解决方案。
国资的隐藏优势
当前市场上,以碳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尚以民企为主。重庆碳管家的成立,据查询,应是首家地方设立的由国资全资的碳公司。
长期以来,市场上的碳公司“活”的并不好,但在双碳目标提出后,碳业务市场开始迅速转好,相关的业务量猛增,碳业务一时间成为香饽饽,碳公司的经营环境显著改善。
碳业务的一大特点是,大多数项目的采购单位均为政府相关单位,显著的比如碳规划、碳核查业务,其采购方大多数均是地方政府部门。
这或许可以看作是国资碳公司进入这一市场的主要诱因,显而易见,对于地方政府主导的项目,国资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这家公司下属的全资公司重庆招标采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导着重庆市国资大部分的招标采购代理业务。
当然,我们并不能否定类似重庆碳管家这样的国资企业的专业技术和能力,不能因此就断言其存在不正当竞争的嫌疑。
但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地方政府确实更倾向于将项目包给本地的企业,特别是本地的国企来做,这一方面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创造本地GDP的固有想法,一方面从政治角度上也更为稳妥、不易犯错。
国资杀入的隐忧
碳业务多属于咨询业务,采购数量虽然比较大,但单个项目的金额并不高,比如一个碳核查项目的采购额一般不到2万元,一个地方有1000家排放单位需要做碳核查,也就2000万元的标的。
如果单纯地聚焦于咨询业务,一个地方的碳业务显然并没有多大的市场份额,但这并不意味着,国资就会放弃这一本土市场。
需要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地方企业对地方的实际情况更加了解,做碳咨询业务也相对更易“贴地气”,目前不少地方的碳咨询业务招标都限定了必须是本地的注册公司。
重庆碳管家的成立应该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更多地方类似的国资的碳公司将会相继成立。
而民营的碳公司在面对国资的竞争时,将会显得力不从心,这对于民营企业,特别是那些新设立的民营碳公司,应该引起一定的警觉。
碳业务是一个既有市场化属性又有行政化属性的业务,与之存在相似性的环保行业就是一个典型,各地方政府在近几年相继组建设立省级环保集团,在各地形成了实质性的垄断格局。
而民营环保企业最终只能依附于这些国资企业,走向“国资吃肉,民企捞点汤”的“乞食”境地。
碳业务作为一项行政化属性更显著的业务,是否将会发展到这种境地?显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近一年来,双碳目标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碳公司,碳业务特别是咨询业务作为一项人才密集型业务,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在面对国资背景的企业竞争中,最终是靠人才取胜,还是要靠政府关系取胜?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她们向“新”而行 演绎精彩故事 2025-03-08 16:33:35
- 全国两会进行时,代表委员建言新能源“反卷”前行 2025-03-08 16:31:21
- 实现碳资产智能管理 日照这家企业建设省内首个碳管理智慧管控平台 2025-03-08 16:29:00
- 逐绿而行 向新出发!泸县正奔跑在这个赛道 2025-02-19 18:03:30
- 助力算好“减碳”账 兴业银行创新双碳管理数字化服务 2025-02-19 18:02:22
- 维尔利: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及沼气高值化利用业务同步推进 2024-10-31 17:07:37
- 碳市场配额分配方案迎来更新 企业碳资产管理影响几何 2024-10-31 16:48:09
- 我国能源企业需高度重视碳资产管理工作 2024-10-31 16:45:55
- 央企涉碳管理研究报告发布 深化行业低碳转型实践 2024-10-31 16:43:35
- 中国石油碳资产集中管控平台上线 2024-10-31 16: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