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陕西谋划打造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2-10-04 12:45:51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一个多月前,陕西同时发布《陕西省“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陕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和《陕西省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确定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图”和“路线图”,引发多方关注。

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在加速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上海、北京、山西、四川、河南等地相继制定本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中国石化、国家能源集团等能源企业纷纷加紧布局产业项目。预计到2025年,国内氢能产业规模将达1万亿元,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5万辆。

作为化石能源大省的陕西将如何发力,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

依托4方面优势布局氢能产业

依托充足的气源、理想的氢能应用场景、完善的氢能产业配套、实力雄厚的科教资源四大优势,陕西统筹产业布局,发力将氢能产业打造为引领传统能化产业升级、推动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引擎。

“从全国来看,陕西氢能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比较好。”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氢时代)董事长王海峰说,尤其是产业链上游灰氢资源丰富聚集,下游氢能应用场景理想。正是基于此,旭氢时代的母公司――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在两年前进入氢能产业领域。目前该公司是国内焦化行业制取灰氢成本较低的企业之一。

灰氢是指通过化石能源、工业副产品等生产的氢气。据省能源局粗略统计,陕西每年化工副产氢超200万吨,其中高品质副产氢每年约20万吨。

“产量大意味着氢气价格可以足够低。目前,平均每公斤氢气在陕西约25元,而在长三角地区是70多元、珠三角地区是80多元、京津冀地区是60多元。”维纳集团董事长王顺冉说,陕西的氢气价格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另外,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制取的绿氢潜在产能也不小。预计至“十四五”末,陕西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将达到6000万千瓦左右,绿氢潜在产能约8万吨/年。

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既有充足的气源,又有理想的氢能应用场景。目前化工副产氢丰富的陕北地区,“短途倒运”业务量大,主要依靠大量的燃油、燃气卡车进行。这也为氢燃料电池重卡应用提供了理想的应用场景。

“陕北地区约有15万辆燃油、燃气重卡可置换成氢燃料电池重卡。”维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宋琦说,随着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加速,西安都市圈建设提速,城际物流运输需求巨大,这为氢能燃料卡车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

不仅如此,陕西发力氢能产业,还有另外两个明显优势。《陕西省“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陕西氢能产业配套完善,省内三星、陕煤研究院具有动力电池系统生产能力;法士特等企业可生产提供电驱系统;延长石油、陕鼓、航天六院、西北工业大学等企业院校可配套生产燃料电池及其零部件;陕汽集团、秦星汽车等企业具备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生产能力;华秦新能源、隆基氢能等企业具有绿氢制备及储氢装备研发生产能力。

同时,陕西科教实力雄厚,拥有近百所高校、近千家科研院所,可为氢能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技术支撑。目前,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已经在光催化制氢、电解水制氢、先进储氢材料等领域具备较强研发实力。陕煤集团、延长石油组建了专业的技术研发工程中心。

依托四大优势,陕西统筹产业布局,发力要将氢能产业打造为引领传统能化产业升级、推动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引擎。

以3市为重点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陕西在规划氢能产业发展时,坚持错位协同发展,立足氢资源和科技创新资源分布,统筹各市产业基础,打造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氢能装备研发制造中心,以榆林为核心的氢能重卡装备制造及陕北氢能供应和应用中心,以渭南为核心的关中氢能供应及应用中心。

“虽然我省在氢资源、氢能应用场景、技术研发方面具有优势,但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产业发展环节亟需补链强链。”宋琦说。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已迈入商业化培育期,而陕西氢能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

立足发展实际,陕西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图”和“路线图”,确定了产业发展路径和各环节中的重点任务。按照《规划》,到2025年,陕西将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电池汽车、绿氢装备、氢气储运装备等环节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氢能全产业链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到2030年,陕西将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绿氢制备及供应体系,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化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陕西在规划氢能产业发展时,坚持错位协同发展,立足氢资源和科技创新资源分布,统筹各市产业基础,加强顶层设计,避免一哄而上、同质化竞争。按照《规划》,陕西将打造“一核引领,两轴联通,三心支撑”的氢能产业发展格局。其中,“一核”引领,是依托西咸新区打造燃料电池产业核心区;“两轴”联通,是指打造榆林―延安―西安城际氢能廊道、西安―渭南―韩城城际氢能廊道,联通陕北、关中地区氢能消费中心和供应中心,建设榆林、西安、渭南互为支撑的氢能产业集群;“三心”支撑,是指打造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氢能装备研发制造中心,以榆林为核心的氢能重卡装备制造及陕北氢能供应和应用中心,以渭南为核心的关中氢能供应及应用中心。

在王海峰看来,这样的规划符合当前陕西氢能产业发展实际,也与企业对市场的预判相符。“西安科研实力雄厚,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见效成势,西安都市圈内城市物流、市政用车等方面对于氢燃料汽车需求大。而榆林灰氢资源丰富,重卡短途运输业务量大,并且已有车规级氢气工厂投运。渭南风电、光伏大型基地建设加速,绿氢潜在产能大,而且韩城具备与榆林相似的氢能产业发展基础。”他说。

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格局加速形成,陕西针对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氢能产业发展各环节,安排了一系列重点任务,例如在氢气资源开发方面推进榆林兰州石化7万吨/年副产氢纯化制氢、中国能建渭南风光互补制氢一体化示范等项目建设;在加注方面支持沿包茂高速西安至榆林段、京昆高速西安至韩城段,依托现有服务区建设加氢站;在氢能应用示范方面,加快延长石油西安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等示范园区建设……

“作为链主企业,维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约12.5亿元,建设维纳氢能运力平台串联整个产业链,带动国内氢燃料电池核心企业落户秦创原总窗口。”宋琦说。

“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

“十四五”期间,陕西将按照一定比例确定专项资金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并鼓励各市政府根据实际财力配套出台氢能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补助等政策,引导相关省级产业支持专项资金向氢能产业倾斜。同时,陕西将支持设立氢能产业相关基金,支持各市成立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为氢能产业链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已有政府投资基金为全省氢能产业示范应用和产业化推广提供资金支撑。

要全面推动处于发展初期的氢能产业发展,少不了政策的支持。对此,王海峰感触颇深。“当前陕西氢能产业领域,先行先试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居多。第一批氢能产业链4个链主企业中,除主要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陕西燃气集团外,其他都是民营企业。”王海峰说,“我们带头示范,全力以赴助推氢能产业链补链强链,但也离不开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

此次,陕西在编制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编制了《陕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和《陕西省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放开手脚大胆发展。

据介绍,陕西将进一步优化氢能产业发展环境,对氢能项目备案或单项审批手续办理(涉及安全生产底线、生态环保红线的审批除外)采取容缺办理,优先将先进氢能产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计划,市、县政府优先予以先进氢能项目耕地占补平衡和用地指标保障。

陕西还将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强化金融政策支持。“十四五”期间,陕西将按照一定比例确定省级重点产业链发展、汽车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等专项资金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并鼓励各市政府根据实际财力配套出台氢能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补助等政策,引导相关省级产业支持专项资金向氢能产业倾斜。同时,陕西将支持设立氢能产业相关基金,支持各市成立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为氢能产业链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已有政府投资基金为全省氢能产业示范应用和产业化推广提供资金支撑,引导金融资本为重点项目提供贷款和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支持氢能产业健康发展。

此外,陕西将给予适当资金支持鼓励各市场主体积极培育技术中心,鼓励各市对列入国家、省级科技项目的给予配套资金支持,省科技计划优先给予国家及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项目支持。为鼓励大中型企业购置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陕西将设立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输车辆专用号段,对安装ETC的专用号牌车辆省内高速公路通行(仅通行我省境内路段,且出入口均在我省境内)实施差异化收费,并且氢燃料电池汽车不受污染天气限制,车辆不限号通行。陕西还将通过鼓励产业链企业通过投资(参股)、并购、重组、外包服务等方式获得先进适用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落户陕西的大型氢能企业总部、检测认证中心、专业中介机构等给予资金支持,助推氢能产业发展。

“2022年是推进我省能源转型的关键之年,氢能产业已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省能源局局长何钟说,“我们有科学的规划引领、坚实的产业支撑、强劲的创新驱动。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打造具有领先水平的氢能产业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关键字:   陕西 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