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其实,早在2019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京都大会上,博物馆界已经达成一致:所有的博物馆都能在创造和构建可持续未来中发挥作用,可以通过教育项目、陈列展览、社区活动和研究来实现这一目标。
因为,博物馆看似是一个与世隔离的封闭空间,但事实上,它与气候、环保等可持续性问题密切相关。
英国艺术委员会统计了2019-2020年英国的图书馆、舞蹈、文学、戏剧机构与博物馆等不同类型文化机构的碳足迹(如下图),其中博物馆占文化领域总碳足迹的24%,单项排名第一。这一数据展示了博物馆对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也向博物馆提出更急迫的警示。
图说:舞蹈、图书馆、音乐、歌剧、视觉艺术、博物馆等碳排放占比(蓝色部分为综合艺术,属其他)
来源:英国艺术委员会《文化、气候及环境责任年度报告2019-2020》
在中国,21世纪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一座新博物馆诞生,我国现有的6565家各类博物馆中,超过75%是近20年建立的,从年度观众量来看,2019年超过12亿人次。
所以,无论是从博物馆数量上,还是从参观博物馆的人数上来说,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的重点。
比如,故宫博物院在近些年实施零废弃项目,在2020-2021年行动中,故宫博物院每年的总碳减排量相当于7719棵树一年吸收的碳汇量。
像西班牙古根汉姆博物馆,在2018年改用LED照明后,每年减少400吨温室气体排放。
现在,能源转型已经不仅仅是高耗能企业的重要目标,也成为了博物馆的的优先事项之一。
1
博物馆的碳排放来源于哪里?
一座博物馆,作为要满足收藏、保护、展览、活动等基础功能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也面临着节能降碳的挑战。
一般来说,博物馆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这些方面。
1/ 能源消耗:博物馆通常需要大量的电力来维持正常运营,包括展示灯光、空调、加热和通风系统等。这些设施的能源消耗是博物馆碳足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展览和收藏品保护:博物馆的展览和收藏品保护需要一定的环境控制,例如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这些环境控制设备的运行同样会消耗大量能源,从而增加碳排放。
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例,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博物馆建筑,而重要展览一般要求温度控制在20℃±2℃的范围,大厅和公共空间的温度只能是26℃以下,在夏季西晒的时间段,能耗很高。
3/ 建筑和基础设施:博物馆的建筑和基础设施本身也会产生碳排放。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能源以及建筑物的保养和维修都会对碳足迹产生影响。
4/ 供应链:博物馆需要从各地采购展品、文物和其他物资。这涉及到运输和包装过程,其中运输所使用的燃料和包装材料的生产都会导致碳排放。
5/ 游客交通:大量的游客造访博物馆,他们前往博物馆的交通方式也会对碳足迹产生影响。如果游客使用高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如私家车或飞机,那么博物馆的碳足迹将随之增加。
2
博物馆减碳的核心是什么?
在博物馆减碳中,可以采取许多措施,某些措施与其他领域的减碳方法相同。例如,博物馆只需改用可再生能源供应商,就可以在一夜之间减少高达30%的内部排放。
但是,在博物馆,有一样跟其他领域完全不相同,就是博物馆之间艺术品的借/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碳足迹。
在这个环节,不仅仅是物品的流通,还有人的交通。传统上,艺术品由快递员陪同以监督整个过程。
现在,在新冠疫情之后,泰特美术馆实施了一个虚拟快递系统,通过数字通信组织了整个拆卸、旅行和后续安装过程,大大减少了这个过程的交通碳排放。还有法国的博物馆,已禁止其员工在欧洲进行6小时以下的任何商务旅行。
另外,泰特美术馆还宣称“通过合同要求当前和未来的供应商满足泰特的环境标准”。
由于博物馆行业相对较小,供应公司通常与整个行业的多个组织合作,因此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更广泛行业的期望,供应商如果未能做到这一点越来越有可能迫使博物馆到别处寻找服务。
这不仅表明博物馆愿意改革传统的工作方式,也表示可持续减碳的积极思想在机构之间的传播。
在了解博物馆内部可持续的重要性后,另一个的问题是:博物馆应在多大程度上对游客旅行产生的排放负责?
以泰特美术馆为例,由于泰特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拥有数百万观众。因此,据统计,70%以上的碳排放来自游客出行。
但是这一点目前在业界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因为很难量化博物馆是否需要负责游客到博物馆参观的交通碳排放。
打个比方,如果游客从国外前往伦敦,并在旅途中参观了博物馆,难道博物馆必须对他们旅行相关的排放承担全部责任吗?
所以,博物馆目前减碳的核心还是通过改善能源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提高公众参与度等措施来降低碳排放。
这需要博物馆在内部运营和外部参与方面采取积极行动,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如何在全价值链中践行可持续?雀巢在进博会上给出答案 2024-11-16 16:44:22
- 新农人“弄潮”乡村 响水西蓝花卖向全球 2024-11-16 16:38:57
- 周汉民:开展产品碳足迹精准量化示范试点是当务之急 2024-11-16 16:36:28
- 又一地加入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行列 2024-11-16 15:27:04
- 工信部“碳足迹”最新部署,标准框架有要求,并鼓励免费公开标准! 2024-11-16 15:11:48
-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到底是什么 2024-11-16 15:10:26
- 中国碳合规“新三样”之碳足迹篇 2024-11-06 11:15:52
- 江中药业获江西省中药行业首张碳足迹评价证书 2024-11-06 11:11:11
- “碳足迹”认证标识产品亮相“2024中国国际绿色低碳产业博览会” 2024-10-31 15:06:04
- 全国首个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在深发布 2024-10-31 14: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