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近日,在浙江省兰溪市的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二氧化碳捕集与矿化利用集成示范项目干冰生产线上,一块块方形干冰整齐排列,从传送带运至储藏区。
这些干冰是由被捕集的二氧化碳所制成的,属于食品级干冰,可服务于食品药品冷链运输。与此同时,更多的二氧化碳被“捕捉”到里,用于建筑等领域,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当天,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二氧化碳捕集与矿化利用集成示范项目顺利通过72小时运行试验,标志着全国首个煤电碳捕集与矿化利用全流程耦合示范项目具备投产条件。
发电行业是碳排放大户,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随着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持续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快速发展。据悉,该项目是国内首次将二氧化碳矿化加气砌块技术 应用于工程实践的示范项目。在连续运行试验期间,该项目平均碳捕集率达90%,捕集纯度达99%。捕集到的二氧化碳,三分之二用于矿化养护加气砌块,三分之一用于压缩液化制取食品级干冰,可实现100%消纳利用。
节能降碳,不仅靠种树,还靠新质生产力。目前,随着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技术不断突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捕集技术生产国之一。据科研人员介绍,该项目采用低能耗两相吸收剂,吸收剂再生能耗低于2.4吉焦/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烧制建筑用砖其实跟蒸馒头很像,用二氧化碳代替蒸汽,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二氧化碳就能永久封存到砖块里。”浙能科环研究院院长陈瑶姬用浅显比喻解释了该项目的工艺亮点。
据了解,该项目是浙江省“尖兵”研发攻关计划项目,于2022年3月在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开工建设,总投资约8200万元,由浙能科环、浙能电力、浙能兰溪发电、白马湖实验室和浙江大学组成技术团队协同联合攻关实施,设计规模为每年捕集1.5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1.5万亩森林每年吸收二氧化碳的总量。( 曾庆华陈志恒 方少君)
关键字: 捕碳高手”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中油工程:国内首个 CCUS-EGR 碳捕集装置调试成功 2025-04-07 20:12:25
- 碳捕捉技术加速迈向规模化 2025-04-07 20:11:15
- 国内首个!CCUS-EGR碳捕集装置调试成功 2025-04-07 20:09:16
- 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装置完成能效考核 2025-04-07 20:07:58
- 多种材料利用湿度变化实现空气捕碳 2025-04-07 20:06:27
- 抓住窗口期,科学推广“碳捕手”技术 2025-04-07 20:05:27
- 碳捕捉技术加速迈向规模化 2025-04-07 18:46:26
- 碳捕获在实现我们的气候目标中的关键作用 2025-03-30 16:42:00
- 中国首口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井开钻 2025-03-27 19:10:35
- 中科院张振涛:推动碳排放权配额与捕集量挂钩 2025-03-15 14: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