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目前,我国竹子种类、面积、蓄量,竹产品产量、品类、加工水平及国际贸易量均居国际领先地位,相关技术专利授权数和论文发表数量占全球总数70%以上,中国颁布竹标准数量超世界竹标准总数90%。
但是在国际贸易中,竹资源匮乏甚至空白的欧美发达国家却占据主导权,竹子及其制品仍属于木产品并执行相应法规。比如欧美国家强制要求进口木制品进行FSC认证,实际就是一项绿色贸易壁垒政策。
除FSC认证,欧盟《原产国标签法》、REACH法规,美国《中国木制工艺品输美检疫要求最终法案》《雷斯法案》和《复合木制品甲醛标准法案》等都对进口木制品提出相关要求。
近年来,国际贸易中,打着环保标签的绿色规则制度愈发严格。
一方面,欧美国家要求政府采购必须购买生产过程符合政策要求的商品;另一方面,采取“贸易鼓励安排”政策,即如果出口到相关国家的商品包括林产品,其生产过程符合贸易规则要求,就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关税折扣。
与此同时,以产品碳足迹为核心的“碳壁垒”,正成为国际竞争中的新型技术性贸易壁垒。计算碳足迹、发展碳标签,一定程度上将会成为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而我国竹材企业在这方面的意识普遍不强。
专家预计,未来将会有至少超过2万亿元的中国出口商品直接面对碳关税壁垒,或者隐形碳成本的挑战。
在欧盟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修正法案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纷纷通过制定“清洁竞争法案”、农产品碳标签制度,形成事实上的碳关税。这些都将对中国乃至全球贸易、产业格局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来源:科技日报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碳标签·碳标识体系:构建中国绿色经济的新基建 2025-03-08 15:50:38
- 碳标签消费革命+碳标识制度保障:公众参与的低碳社会构建 2025-03-06 13:14:05
- “冬季第一鲜”贴上了竹笋碳标签 2025-02-25 18:26:09
- 2024年中国绿色贸易领跑全球 绿色产品丰富供给 2025-02-19 16:29:42
- 竹制品面临“碳壁垒”风险 2025-02-19 16:28:40
- 西王食品:西王玉米胚芽油获食用油行业首张碳标签 2025-02-19 16:27:57
- 中石油克拉玛依公司碳标签破冰,低碳转型新标杆! 2025-02-19 16:27:13
- 杭州西湖龙井碳标签正式启用 2024-10-31 18:02:12
- 碳中和标签:绿色承诺背后的争议与挑战 2024-10-31 14:05:59
- 2024中国国际绿色低碳产业博览会开幕 沿着碳足迹 发现碳排量 2024-10-31 07: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