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未来产业,绿电千米地下来,不久后这里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盐穴储能示范应用基地;看新兴产业,泰山锂谷耀光芒,一场“点石成金”的产业革命正在上演;看传统产业,长出新枝动能强,数智融合已成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一个个硬核项目如“雨后春笋”,正以拔节之势挺立起产业脊梁。从全球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并网发电一次成功,到带电电池无氧裂解技术领跑全国,再到特高压角钢撑起“一带一路”能源动脉,这座实力之城正以“闯”的劲头、“创”的锐气、“干”的担当,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奋进答卷。
挑大梁,干出应有的样子;走在前,干出应有的担当。数据见证拼搏:2024年,肥城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5.6亿元,增长6.4%;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31亿元,增长8.7%,成为泰安市首个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数字跃动的曲线里,折射出我市上下一心的拼搏身影,凝结着企业家“抢订单”“拓市场”的攻坚足迹。
向“新”突破助力泰安打造“储能之都”
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未来产业是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肥城经开区地下千米处,一场能源革命的“速度与激情”正在上演。
在全球单机规模最大的66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项目施工现场,桩基轰鸣与设备吊装交响。这个全球单机规模最大的“超级充电宝”,正以“肥城速度”刷新行业纪录。
“能量转换率75%,成本降幅超20%,五项世界之最!”项目负责人王超手持施工图,眼中闪着攻坚克难的锐气。
相较于2024年4月30日首次并网发电一次成功的中储国能山东肥城300MW示范电站项目,660MW项目在技术研发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项目团队新攻克了超临界蓄热蓄冷等4大“卡脖子”难题,该项目不仅系统单机功率最大,而且系统效率最高、系统性能最优、单位成本最低,自主知识产权数量也最多,创造了五项世界之最。
不远处,中能建350MW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同步冲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景象。该项目采用全自主化、全产业链、全国产化、全开放式的中国能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建成后将成为国际首(台)套单机容量最大的35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年发电量可达4.6亿度,为地区能源供应提供强大保障。
肥城市凭借得天独厚的丰富盐穴资源,在“盐穴储能”领域持续深耕,以奋进之姿不断拓展产业链条,精心完善产业布局。凭借优质的产业生态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产业链上下游项目纷至沓来,在我市落地生根。
目前,肥城市新型储能产业链重点推进的项目已达到22个,总投资额高达340亿元,构建起集制盐建穴、储能储气、储能装备制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全部建成后,盐穴储能规模可达3480MW,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盐穴储能示范应用基地。从资源禀赋到产业集聚,从技术突破到场景应用,我市正以“抢滩”姿态,为泰安“储能之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聚“链”成势全产业链崛起“泰山锂谷”
走进位于肥城市老城街道的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机器飞速运转。在碳酸锂生产中,该公司用本体激励电机系统替代传统的电机加减速机模式,使驱动负载更为灵活、起动性能优异,有效实现了电耗的大幅节约。
前段时间,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下达2025年省重大项目名单的通知》,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基础锂盐节能提质增效降碳智能化项目成功入选。“我们依托电机智能化的本体激励系统,就可激励磁场,提前预警开启自动保护功能,运行电流平均下降30%,能效由三级提升为一级。”瑞福锂业公司工程设备部总经理助理杨超说。
同时入选名单的还有山东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二十万吨锂电池物理法循环再生项目,据公司副总经理吴仲谋介绍,2024年丰融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建成投产,两条生产线每年分别能够处理1万吨各类锂电池和2万吨极片,均为省内首条、国内单线产能最大的物理拆解生产线,能够实现废旧锂电池的全资源要素的回收利用。今年7月份,该公司计划扩大产能,新上20万吨废旧锂电池生产线,目前正在办理项目开工的前期手续。
如今,肥城市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共纳入企业137家,锂电新材料产业加速集聚、协同融合、纵深发展,一条涵盖锂矿石加工、锂电池钠电池原材料、正负极材料、电材组装、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全周期、闭环式产业链条初具规模,“泰山锂谷”产业集群后劲十足。
产业集群的集聚发展,得益于相关企业主动竞逐锂电产业风口,也离不开肥城市委、市政府对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的前瞻布局。2023年肥城市编制了《“泰山锂谷”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发挥锂电新材料等产业比较优势,超前谋划产业发展路径,助力锂电产业实现从“零”到“链”的突破、从“链”到“群”的提升。
相比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技术是一种新储能技术,以其原材料成本低、安全性好和能量密度高等特点逐渐受到关注。近年来一直深耕钠离子电池材料与电芯技术的山东零壹肆先进材料有限公司,终于在肥城蔚蓝科技产业园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去年1月,公司正式向用户交付全球首款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迈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重要一步。
眼下,位于肥城高新区的零壹肆公司正加紧建设世界首条10GWh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实现从核心材料到电芯一体化绿色制造。同在一个园区,世界首个万吨级单壁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制造项目也在快速推进,其产品作为全球性能最优的新型导电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半导体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打破了国际垄断,亩均产值达到4500万元。
作为泰安市打造千亿级“泰山锂谷”的重要板块,蔚蓝科技产业园已集聚了硕士、博士30余名,主攻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发,作为电动汽车百人会在全国布局的唯一中试基地,目前有中试项目18个,中试成果产业化在建项目2个。
从“一枝独秀”到“多头并进”,肥城市坚决扛牢“泰山锂谷”核心区担当,全力推动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由单一锂电材料向多元新型材料跨越转变,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获评省特色产业集群综合评价第4名,龙头企业瑞福锂业获评全省新能源领域“头雁”企业。
乘“数”转型传统制造装上“科技大脑”
走进石横特钢零碳智慧管控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巨型屏幕,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仿佛是传统钢铁行业迈向新生的脉搏,生动地勾勒出其涅槃重生的奋进之路。
这个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工业大脑”,高效实现生产、用能、物流等九大系统的数字化管控,使生产效率飙升68%,运营成本骤降47%。企业自主研发的全规全系电力角钢,不仅支撑着世界最先进特高压工程,更以115万吨总产能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中担当硬核力量。
随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不断突破,数智融合已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在我市工业版图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加速推进。
走进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30条生产线火力全开,满负荷运转。新下线的高性能焊丝有序进入自动包装线,智能包装机器人精准完成成品堆高、转运等任务。
面对焊材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求新求变,果断大力实施“智改数转”战略。公司与华为深度合作,对原有生产线和设备进行大刀阔斧的自动化改造,为钢铁机械植入“智能芯”,让生产设备连上“华为云”,赋予生产线“科技脑”,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数字化升级。
“今年公司订单持续增长,特别是来自美国、欧盟、中亚的订单比往年增长近20%。通过MES系统进行‘数智化’排产、‘柔性化’生产,我们能快速切换订单,确保按期交付。”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企管部部长高峰介绍道。
近年来,肥城市精准把握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黄金窗口期,充分尊重并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加速“智改数转”步伐。截至目前,已有41家企业凭借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成为肥城市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和典范,引领着更多企业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迈进。
战旗猎猎,征程再启。盐穴储能的“能量脉冲”与锂电循环的“绿色脉动”共振,钢铁智造的“数字心跳”同焊材升级的“创新节拍”和鸣。站在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新起点,肥城市正以“拼”的精神、“抢”的劲头、“实”的作风,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全力冲刺,实现“开门红”,决胜全年度,收官“十四五”。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加强电氢协同规划 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2025-04-07 19:27:28
- 重力储能代表性企业 2025-04-07 19:25:58
- 安徽省冠科能源取得搭配调节式砖块重力储能装置专利 2025-04-07 19:24:53
- 肥城:向“新”突破助力泰安打造“储能之都” 2025-04-07 19:21:56
- 上海电气储能与甘肃国投集团洽谈钒液流电池储能合作 2025-04-07 19:19:49
- 恩捷股份拿下美国车企新订单,“未雨绸缪”布局固态电池进展如何? 2025-04-07 19:18:31
- 固态电池,储能行业的下一个 “爆点”? 2025-03-30 16:37:21
- 发展新型储能 国能怎么干? 2025-03-27 19:30:26
- 引领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03-08 16:20:23
- 当物理课走进工厂 阳光电源解读储能新技术 2025-03-08 16: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