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零碳新纪元:中国零碳工厂与零碳园区布局加速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25-04-12 18:07:19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近年来,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零碳工厂与零碳园区逐步成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载体,受到政府、行业及社会的高度关注。2024年12月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零碳园区”概念,并将其纳入2025年重点任务。

2025年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新闻发布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建立零碳园区、零碳社区和零碳乡村。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将扎实推进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系统布局一批零碳园区和零碳工厂。这一系列顶层设计,明确了零碳工厂与园区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关键地位。各地随之加速行动,纷纷制定差异化政策,加快布局,以推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2022年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联合众多单位制定《零碳工厂评价规范》团体标准,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系统性构建了能源管理、碳排放核算与低碳技术应用等核心技术框架,为企业零碳转型提供了权威指导与路径规划。该标准已被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纳入地方政策体系,并作为主要依据写入《关于印发云南省推进零碳工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合肥市零碳示范工厂创建实施方案(2023-2025)》和《合肥市零碳示范工厂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为地方推动零碳工厂创建提供了规范化建设标准与建设方案。


2025年3月18日,专委会继续发布了《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建立了涵盖园区组织管理、能源体系建设、碳排放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化分级评价体系,为园区层面的绿色低碳转型以及零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地方政府则立足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出台了“一揽子”支持措施与财政激励政策:


  • 北京市鼓励企业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零碳工厂等荣誉称号。对于获得市级认定的企业,单项荣誉最高支持50万元;获得国家级认定的企业,单项荣誉最高支持100万元。企业如实现更高等级晋级,还将给予相应的差额奖励。


  • 上海明确提出到2025年建设30家零碳工厂,覆盖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关键领域,强调国际先进标准对标,引领“超级能效”理念推广。


  • 安徽合肥规划到2025年打造10家零碳示范工厂,明确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入选企业,加快示范效应落地。


  • 江苏省的支持力度尤其突出:昆山市拟定对认定的“近零碳工厂”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常熟市为市级认证企业提供一次性50万元奖励;常州市不仅对近零碳园区实施一次性建设补助及验收奖励,更已落实首批8家首批近零碳试点园区共400万元建设资金。


  • 浙江乐清发布了《零碳(近零碳)工厂建设评价导则》,同时明确对市级认定的近零碳工厂一次性奖励20万元,推动企业提升低碳转型水平。


  • 云南计划至2025年建成15—20家零碳工厂,对经审核认定的企业,根据产品影响力、用能结构优化、碳中和成效等因素,每家最高提供100万元资金支持,探索形成地方特色的建设路径。


  • 山东、河南、湖南等地积极倡导“超级能效”零碳标杆工厂建设,加快产业升级与低碳技术应用。


  • 天津、河北、福建、山西等地则探索实施财政补贴与绿色金融相结合的支持模式,加速推动零碳工厂和园区的建设试点,助推地方经济的绿色转型。


整体而言,我国零碳工厂和园区建设正呈现出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以高标准示范带动、中西部地区以特色化发展结合绿色金融创新的多元布局。这种差异化、精细化的政策组合,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全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关键字:   零碳工厂 零碳园区 布局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