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内陆核电审批停摆3年尚未重启,仍需研究论证
昨日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确定,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打消了之前业内关于“十三五”期间将下调核电建设目标的顾虑。
2012年发布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重启核电建设,但对于核电安全性的担忧始终没有停止。
这种担忧也体现在此次发布的《计划》中。《计划》提出,将适时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新的核电项目建设,而对于呼声不断的内陆核电建设,《计划》表示仍需研究论证。
审批停摆3年尚未重启
2011年以前,业内对于中国核电建设的中长期目标普遍估计为,装机容量将在2020年达到8000万千瓦左右,成为非石化能源中的主力。
福岛核事故后,中国审批核电新项目的工作至今已蛰伏3年之久。
虽然2012年修订后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的增长目标,但新项目审批始终没能开闸。
同年公布的《核电安全规划》规定,2016年后只有采用第三代技术的核电站才能开工建设,在此之前仅有为数不多的第二代改进型核电站可以开工建设。
“核能已经成为最安全也最高效的能源之一。”中国智密区研究所副所长王长信介绍,我国核电技术处在世界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CAP1400技术非常安全,第四代核电技术也已经进入安装运行阶段。
内陆核电仍需“研究论证”
和新项目审批一同停摆的,还有已经审批通过的多个内陆核电项目。公开信息显示,拿到国家能源局首批“路条”的内地核电站包括湖南桃花江核电站、湖北咸宁核电站、江西彭泽核电站建设均已搁置多年。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介绍,建设延缓的原因同样是技术的青黄不接,“原来很多项目用的是二代技术,新规定出来后都得等着三代技术出来。”
2012年10月份国务院召开的一次常务会议决定,“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
经过几年斟酌研究,此次发布的《计划》对于内陆核电建设的态度是“研究论证”。“目前各方意见表达充分,建与不建主要在于决策。”周大地说。
来源:中国工程建设网
昨日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确定,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打消了之前业内关于“十三五”期间将下调核电建设目标的顾虑。
2012年发布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重启核电建设,但对于核电安全性的担忧始终没有停止。
这种担忧也体现在此次发布的《计划》中。《计划》提出,将适时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新的核电项目建设,而对于呼声不断的内陆核电建设,《计划》表示仍需研究论证。
审批停摆3年尚未重启
2011年以前,业内对于中国核电建设的中长期目标普遍估计为,装机容量将在2020年达到8000万千瓦左右,成为非石化能源中的主力。
福岛核事故后,中国审批核电新项目的工作至今已蛰伏3年之久。
虽然2012年修订后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的增长目标,但新项目审批始终没能开闸。
同年公布的《核电安全规划》规定,2016年后只有采用第三代技术的核电站才能开工建设,在此之前仅有为数不多的第二代改进型核电站可以开工建设。
“核能已经成为最安全也最高效的能源之一。”中国智密区研究所副所长王长信介绍,我国核电技术处在世界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CAP1400技术非常安全,第四代核电技术也已经进入安装运行阶段。
内陆核电仍需“研究论证”
和新项目审批一同停摆的,还有已经审批通过的多个内陆核电项目。公开信息显示,拿到国家能源局首批“路条”的内地核电站包括湖南桃花江核电站、湖北咸宁核电站、江西彭泽核电站建设均已搁置多年。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介绍,建设延缓的原因同样是技术的青黄不接,“原来很多项目用的是二代技术,新规定出来后都得等着三代技术出来。”
2012年10月份国务院召开的一次常务会议决定,“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
经过几年斟酌研究,此次发布的《计划》对于内陆核电建设的态度是“研究论证”。“目前各方意见表达充分,建与不建主要在于决策。”周大地说。
来源:中国工程建设网
关键字: 2222内陆核电审批停摆3年尚未重启,仍需研究论证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我国首次开展道路货运行业碳排放底数摸排工作 2025-04-07 19:11:14
- 碳中和赛道业务大盘点:这些机会不容错过! 2025-04-01 09:24:56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 新增企业约1500家 2025-03-30 17:30:40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湖北如何乘“绿”而起? 2025-03-30 17:27:59
- 全国碳交易市场首次扩围,钢铁企业影响几何? 2025-03-30 16:51:23
- 国家碳达峰试点究竟是什么?怎么申报?有什么好处? 2025-03-30 16:43:45
- 中法: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6:32:13
- 配电网碳足迹计量技术突破 国家电网新专利撬动碳管理新范式 2025-03-30 15:54:39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覆盖约30亿吨排放、1500家控排企业 2025-03-27 19:36:58
- 华尔街纷纷退出气候倡导组织的背后 2025-03-27 19: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