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份额变化预测
全球车市进入稳步增长期
普华永道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汽车销量为8600万台,相较于2013年实现了4%的增长。中国车市产销量再创新高;美国车市走势良好;欧洲车市迎来复苏;日本车市也是连续三年增长。随着油价下跌、消费者购买力增强,全球车市将持续保持稳步增长的局面。
普华永道预计,从2015年到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总体呈增长趋势,预计2020年产能将达到1亿台。而对于主机厂特别关心的海外投资建厂问题,普华永道分析,北美和欧盟是全球汽车的主要增长点,但不会是国内主流汽车厂商的主攻市场,更多机会来自于南非、东欧、发展中的亚太,发展中亚太包括中国、印度、东盟这些地区,今后7年左右时间将为全球汽车的增量贡献60%份额。
墨西哥因靠近美国及在北美自由贸易联盟的地位,未来将作为重要的汽车产区而受到重视,预计2020年汽车产能将达到450万台。加拿大、日本将是汽车产量滑坡较大的国家。
汽车环保成为全球性话题
2013-2020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变化趋势
尽管全球汽车市场存在区域性差异,汽车的种类组成也不尽相同,但汽车“环保”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话题。小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将大行其道。据普华永道预测,2013年-2020年,全球汽车发动机的平均排量将从2.00升下降至1.88升。在此基础上,涡轮增压及燃油直喷技术普及率将持续上升,其中,涡轮增压车型的占比将从27.6%上升至35.6%;采用燃油直喷技术的车型占比将从37.1%大幅上涨至54.2%。
变速箱方面,随着车企对燃油经济性和换挡平顺性的持续追求,正在朝着多档位发展,采埃孚的8AT近期搭载在了Jeep自由光上,此外该厂商还在开发9AT,大众也已宣布研制10速变速箱的计划。普华永道的预测与我们看到的趋势相吻合,2013-2020年,5速、6速变速箱的份额将逐渐减小,尤其是2016-2020年,9速变速箱将逐渐在量产车上出现。此外,无级变速箱的搭载率也将增长。
车型方面,普华永道预测,到2020年,汽油车与混合动力车(包括微、中、强混)的市场份额变化不会太大。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将实现可观的增长。
在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具有先进技术的国际车企将大刀阔斧;而对于国内自主车企而言,传统动力技术的相对落后或将成为今后发展的桎梏。
中国车市:二、三线城市将成购买“主力”
2005-2020年中国汽车产能增长趋势图
2014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庆、南京等15座城市的汽车年销量超过了20万辆。这些城市的汽车销量总和占据了中国汽车总销量近3成。另外,年销量在5万-20万辆的城市有68座,年销量在2万-5万辆的城市有119座,年销量在1-2万的城市有87座,还有51座城市的汽车年销量不足1万辆。中国的340座城市中,有257座(约占75%)城市的汽车年销量不足5万辆。
普华永道分析,国内一线城市的消费者购买力日渐上升,使得这类城市的消费者理应是购车的“生力军”。但由于北京摇号、上海限购等政府强制性措施出台,一线城市的汽车销量增长反而将受到约束。相较之下,2010年-2014年间,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汽车销量达到了65%的平均增长率,2014年,二、三线城市的汽车销量占据中国整体汽车销量的63%。
中国汽车产能过剩将在2016年达到顶峰
中国车市的繁荣背后,汽车制造产业酝酿着重重危机。产能过剩,就是行业发展所导致的最大风险之一。普华永道分析,2014年中国汽车产能逼近3000万辆,2015年就将达到3500万辆,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将近4000万。其中,产能过剩的情况从2014年其就日趋严重,到2016年将达到顶峰――1100万辆。其实,中国的产能过剩情况并不是整体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一些大型车企的汽车比较畅销,甚至可能产能跟不上销量;而中国更多的是中小型车企,他们的销量寥寥无几,但却制造出了许多无效产能。这才是导致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原因。普华永道预测,中国汽车厂商的整体产能利用率将在2020年达到77%。
中国汽车行业面临严重的产能结构性过剩,政府、车企、外资和经销商需要共同努力,调整目前不平衡的产能结构,消除导致产能过剩的不良因素,促进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安徽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5-03-27 19:24:10
-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5-03-27 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