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召开“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座谈会。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表示,北京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必须就地关停,不能不负责任地转移给河北、天津。
无污染低端产业可疏解津冀
来自高校的委员向王安顺提出了一个问题:“北京部分产业正向津冀地区转移,是否背离协同发展理念?”
面对提问,王安顺回应,从大局考虑应把三省市看成一盘棋,利益共享。他以高污染高排放企业迁转举例,“北京污染企业一个都不转,就地关停,不能不负责任地把污染企业转给河北、天津,不要说人家不要,想都不应该这么想,本来空气就是区域性的,光北京好了,转到河北,人家接受了,最后污染一阵南风又回来了,我们不是劳民伤财吗?”
同时,王安顺称,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严格控制增量,有序疏解存量,对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功能和产业,逐一列出清单。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疏解一般制造业,禁止在首都功能核心区新建扩建制造业。“但是,重点疏解一般性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前提是要无污染。”王安顺又强调了一遍。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不符合首都定位的功能疏解,今年将有实质性进展,目前正在制订方案。疏解动批、大红门、天意等批发市场正在加紧步伐。
中关村或成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
王安顺称,北京科技智力资源最为密集,有90所高等院校、288家科研院所,7成以上中央研究机构,1/3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一半以上两院院士,众多创新型企业研发机构、产业基地和孵化器等,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具有资源禀赋。
与此同时,科技创新对首都发展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去年北京高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预计增长11%以上,占GDP比重将超24%。 “努力建设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既是首都的责任所在,也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王安顺强调。
王安顺表示,2015年,北京将着力建设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深化政策、先行先试、建设人才、促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等方面重点推进,力争有新突破。积极争取中关村创建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试点,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上争取更多国家政策支持。
控制人口不等于限制人才
有不少委员谈到北京在科技创新中心的人才引进和聚集问题。王安顺透露,北京将继续实施好“千人计划”“海聚工程”等人才专项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努力打造创新人才的高地。
“但是,这方面不会受到控制人口规模的影响”,“是要控制人口的,因为环境和资源对我们的硬约束越来越强,但是绝不限制人才”,王安顺提高了音量,“没有人才一切都是空的,千竞争、万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据悉,王安顺曾表示,控制人口规模,针对的是劳动密集型、外来流动人口和在城乡结合部的低端低端产业人口。
王安顺说,北京一定会制定更好的制度和政策,创造更好的服务环境,解决创新人才的后顾之忧。“该落户的一定会落户,该解决孩子上学的一定解决孩子上学问题,好的教育和学校。解决家属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加强北京的吸引力!”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安徽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5-03-27 19:24:10
-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5-03-27 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