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低位运行时,涉及国家能源安全的原油储备再次迎来政策开闸期。
日前,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加强原油加工企业原油库存运行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指出,建立最低商业原油库存制度,所有以原油为原料生产各类石油产品的原油加工企业,均应储存不低于15天设计日均加工量的原油。国际原油价格超过130美元/桶时,可适当降低库存量,但不得低于10天设计日均加工量。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的这一纸文件要求原油加工企业保持一定规模的商业原油库存,并明确指出,商业原油库存计量以实物库存为准,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原油加工企业为计量主体,享受财政支持的储备以及尚未报关入境的船运、管输原油不得计入。
此外,《指导意见》中还要求,中央和地方原油加工企业应于每月10日前,分别向国家发改委、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送上月原油采购、加工情况以及月底实际库存量。
“过去这么多年,我国的原油储备情况一直是保密的,从现在的情形来看,应该会慢慢透明化,发改委的这个政策也可能是为进一步落实‘藏油于民’做铺垫。”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前秘书长王勇对记者说。
能源消费倒逼库存量
持续数年来,中国的石油消费总量始终呈现增长态势,而与日益增加的石油消耗相对应的另一个现实是,国内应对石油安全的储备却始终难以达到国际标准。
记者从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获得一份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原油消费量已经达到5亿吨左右,石油在能源结构中占比接近20%,仅次于煤炭。
去年11月,我国首次公布了一部分战略石油储备的正式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一期工程储备原油为1243万吨,约9100万桶。来自外媒的测算称,这一数据仅相当于大约9天的消费量,远低于国际能源署建议的90天进口量。
“国外一些机构和媒体说的9天的消费量并不准确,但中国原油储备和美国、日本这些国家比肯定还是存在差距的,所以在国际油价处于低位的时候,更应该扩大储备。”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抗对记者说。
来自海关总署近期发布的进口数据也同时显示,2014年12月,中国进口原油3037万吨,平均每天进口720万桶,这一数据也刷新了历史新高。该月国际原油价格跌至5年来最低,跌破60美元/吨,被认为是原油收储的有利时机。
“目前买进石油,损失的空间比较小,相反获利的空间较大,正是我国提高原油储备的时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1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就先后多次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中国兵器集团等主要原油加工企业和财政部、工信部等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后,给予了企业相应的鼓励政策。
发改委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将从项目审批、企业融资、资源配置以及成本核算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原则性支持措施,包括简化项目审批手续,为高于国家设计标准配建原油储存设施的新建企业,或扩建原油储存设施的已投产企业“开绿灯”,并可通过适当方式支持企业融资等。
“发改委的鼓励政策有助于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但石油储备是个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发改委的政策信号明显表明,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正在朝着发达国家的标准迈进。”王勇说。
据记者了解,中国石油储备一期四个项目已于2008年全部建成,而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2008年-2020年)》,国家石油储备二期也于2009年启动。根据规划,2020年之前,将陆续建设国家石油储备第二期、第三期项目,形成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储备总规模。
“藏油于民”有望突破
即便此次发改委出台的《指导意见》并未就民营企业参与石油储备做详细说明,但多名石油行业人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则表示,随着主管部门政策细节的进一步出台,未来民营石油企业参与国家原油战略储备的门槛也将有望突破。
“要真正实现国家的能源安全最终还是要‘藏油于民’,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只要能为国家保障能源安全都应该得到支持,美国、日本、韩国这些国家都是如此。”王勇对记者说。
事实上,虽然在顶层设计上,国家对民营石油企业参与石油储备给予了相应政策,但多年来,民企在这一领域的贡献则乏善可陈。
2010年6月,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曾就组织社会库容存储国储油的资格进行招标,最终入围的六家企业中便有三家民营企业,但此后在推进过程中,三家民营参与的情况却并不理想。直至2013年,商务部批准天禄投资集团所属的浙江天禄能源有限公司和舟山中际化工有限公司原油仓储资质,这也是我国首个获批的民营原油储备库。
“国内具备原油储备能力的民营企业很多,但这么多年来,这一部分能量一直都没有发挥出来,希望新的鼓励政策能推动民营企业更好地参与。”王勇说。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民营石油仓储能力超过了两亿吨,但实际利用率则非常低,“具体的数据没有统计,但肯定一半都不到。”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到再造一个“绿色中国石油” 2024-10-31 16:24:44
-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以多能互补的耦合体系助石化行业减碳 2022-09-29 14:50:22
- 注册资本25亿!中国石化在南京成立全国首家碳产业公司 2022-09-26 16:37:11
- 中石油集团指定碳交易机构 完成东北碳汇资源重要战略签约 2022-05-25 15:29:01
- 化石能源如何进退? 2022-01-15 18:10:14
- 马石油将首次向中国交付碳中和LNG 2021-09-30 15:52:05
- 争当“优等生” 海南将重点做好电力、石化等领域碳达峰 2021-09-09 22:08:21
- 石化企业为了碳中和在做啥? 2021-09-09 22:06:37
- 国外国有石油公司开始朝着碳中和方向迈进 2021-09-09 22:04:58
- 江苏石油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实施方案 2021-09-09 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