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90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而2014年和2013年的同期数据分别为8.9%和13.1%。
天然气消费增速放缓的现实,显然与国家大力推广应用的初衷相差甚远。
“随着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的不断提升,增速下滑在所难免。但是在3年的时间内下降为原有增速的16%,落差之大着实惊人。”卓创资讯分析师郗婧在接受中电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例仅为6%左右,距离国际平均水平25%仍有不小差距。而目前正是国内清洁能源发力的关键阶段,天然气市场缘何在此紧要关头遭遇滑铁卢?郗婧分析称,经济下行的大环境难脱干系。在此背景下,不少行业需消纳过剩产能、需求疲软。另外,天然气自身经济性的大面积丧失、定价弊端等也都是问题所在。
生存空间遭多重挤压
近日,备受关注的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项目搁置。而这也被业内视为国内天然气需求疲软的一大旁证。
“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天然气价格太高,另一方面近年来天然气进口的多元性使得供大于求。”相关人士坦言。
“据监测,相较其他替代产品诸如煤炭、成品油、焦炉气、液化石油气、燃料油等,天然气在车用、工业用、发电等领域的经济性明显偏低,市场缺乏自主改气、自主用气的积极性。”郗婧总结道,“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价格机制还做不到有效联动。”
以成品油为例8月4日24时,如期开启的成品油调价窗口迎来“四连跌”,部分地区93号汽油再回5元时代。业内分析,在OPEC维持高产的前提下,原油市场的供应过剩局面继续施压油价,低位震荡难免,下一轮调价出现“五连跌”的预期强烈。
油价的“跌跌不休”势必削弱天然气的性价比,抑制天然气消费需求的增长。
郗婧指出,在不考虑热效率的情况下,液化石油气的经济性最佳,甚至高出天然气100%以上。“即便把热效率、环保因素等考虑在内,天然气的经济性也是低得离谱,更不要说工业用户改装天然气还需要一定成本了。”多重挤压之下,天然气的艰难处境可见一斑。
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市场需要新的增长点,政府则需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刺激。
我们了解到,目前天然气价格实行分级管理,门站价格由国家管理,销售价格由地方政府管理。多数地方没有建立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上游门站价格调整后下游销售价格存在疏导不及时现象,城镇燃气企业经营压力大。
郗婧表示,由于国内对天然气市场激励与补贴政策不能做到“循序渐进”,造成天然气局部市场供需失衡。比如目前正处于水深火热的LNG市场,大量生产项目的投产导致利润暴跌,还要与“自家兄弟”管道气竞争,何其惨烈。由此可见,通过改革理顺价格形成机制,用市场的力量调节资源配置迫在眉睫。
当前,正是国际油气价格持续走低的有利时机。借此契机适时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建立天然气季节性差价、可中断价格等差别价格政策,实现天然气价格从政府定价到市场化定价的稳步过渡,已成业内共识。
继今年4月我国实现天然气存量气和增量气的价格并轨,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后,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考虑降低天然气价格,目前正与中石油等油企协商。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从市场供求态势、鼓励清洁能源消费、解决环境问题等角度出发,天然气价格下调是大势所趋,预计三季度将公布调价方案,非居民用天然气的降价幅度或在0.4~1元/立方米。
此外,郗婧指出,国内天然气、页岩气和煤层气等能源类气体的勘探开采程度比石油低,挖掘潜力和空间较大。应放开上、中游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输板块,鼓励各类资本进入天然气供应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7月1日,肩负改革重任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试运行,“三桶油”已纷纷参与其中,开展管道气、LNG等现货交易。
有关专家指出,交易中心的运行,
一方面可实现价格发现功能,通过市场供需关系确定国内天然气价格;
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全球天然气市场中的话语权,通过“中国价格”影响全球天然气市场。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安徽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5-03-27 19:24:10
-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5-03-27 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