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向生物质发电“进军”。昨从市农委相关会议获悉,“无锡‘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规划”敲定,生物质发电及用作替代煤的燃料将作为今后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的主攻方向。目前,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已被认定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其发电工程项目已通过验收,项目建成后年消耗秸秆可达27万吨,即“吃掉”宜兴除还田外的全部秸秆,年供电量达2.5万余千瓦时。
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已逐步从秸秆“去路难”转变为秸秆“去向多”。2014年我市夏、秋二季秸秆综合利用量65.77万吨,综合利用率已达96.18%。由于土地能“接受”的还田秸秆有限,去年通过机械化还田仅30.54万吨,剩余的有20.46万吨通过用作柴薪等能源化利用,其他的则用作肥料、种蘑菇等的基料和饲料、工业原料。
但不可否认,秸秆资源化利用正面临不少瓶颈。市农委人士介绍,由于油耗、人工等投入成本高,这几年秸秆还田量一直没有较大突破。而秸秆以往很大一部分是农民搬回家作柴薪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煤气、天然气等进村落户工程的推行,全市柴薪用量不断减少。再加上我市坚持生态立市,养殖企业和规模受到严格限制,以及秸秆收集成本高等原因,秸秆用作饲料、肥料、基料和工业原料的空间亦很小。
我国近年来推行绿色发展,鼓励企业用秸秆等新能源代替资源有限的煤炭等新政,为我市秸秆能源化利用带来转机。目前“国信协联”、江阴“光大环保”公司正在改造生产线,使之由“吃”煤转为“吃”秸秆。市农委人士介绍,依托两大平台,至2020年,我市用于发电工程的秸秆年利用量力争达29万吨。
我市还将在江阴、宜兴、锡山、惠山各培育一批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的示范企业,力争2020年,全市此类秸秆利用量达到2万吨。
秸秆利用新途径政府大力推动。为帮助“国信协联”解决秸秆能源化利用中收贮成本高的问题,宜兴今年在屺亭街道的4个村建起了秸秆收贮点和收贮队伍,当地1.18万亩、约占1/2的秸秆可进入收贮点。“企业以280元/吨的价格收购,再加上政府原有的农业补贴,现在基本上每吨收贮成本可降至400元以内,收贮点能维持下去。”宜兴农林局人士介绍。市农委人士介绍,明年这种模式有望在宜兴推行,按照这种“行政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方式,“十三五”期间有望解决每个自然村有一个堆放点,每个行政村有一个收储站,每个镇(街道)有一个秸秆区域性收储中心,形成布局科学、合理的秸秆收集贮运网络,确保秸秆收得上、收得快、收得好。业内人士则坦言,我市水稻面积最多的宜兴,如要在125个村全部建收贮点、设打包机,则需要近2亿元资金,且每年运行费用需三四千万元,财政压力较大,希望政府能以发展的眼光,全力推进。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碳”路先行|陕西榆林发展林业碳汇 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 2024-11-06 11:12:25
- 174吨生态类碳减排创收万余元 2024-07-23 17:57:25
- 海南林业碳超市上线 自愿碳抵消又有新途径 2024-07-20 16:38:11
- 碳汇火起来 生态有“钱”景 2024-07-20 16:36:43
- 湖北长阳“四库”充盈 首发林业碳票 2024-07-20 16:34:47
- 中国加强森林碳汇建设促进实现碳中和目标 2024-07-19 16:55:00
- 综合性海洋碳汇核算标准发布!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22-10-20 15:33:58
- 贵州环交所成功完成首批贵阳贵安森林碳票交易 2022-10-20 15:23:28
- 全国首单村集体海洋碳汇交易在南日岛签约! 2022-10-20 15:19:53
- 河南省林业局:积极参与国际CDM碳汇市场 2022-10-04 11: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