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治理渭河污染,从2010年起,陕西省连续对沿河的西安、宝鸡、咸阳等市开出“生态罚单”,累计超过1.6亿元。严厉的处罚措施成为渭河沿线地方政府的“紧箍咒”,从而保证了渭河水质持续变好。
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流域内集中了陕西64%的人口、56%的耕地和82%的工业总产值,享有陕西“母亲河”之称。然而,在沿岸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的倾泻下,到上世纪80年代末,渭河就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被老百姓称为关中“下水道”。
“我年轻的时候,渭河水清得很,夏天我常带着儿子下河游泳。”提起渭河,咸阳60多岁的市民乔师傅说,“不过,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渭河就越来越脏,别说下去游泳,跟前都去不了,又脏又臭。”
为治理和保护好渭河,2012年,陕西省环保部门实施“渭河污染治理三年行动”,希望用3年时间使渭河水变清。为落实这一目标,陕西省对渭河沿线地方政府收取污染补偿金,并将两条污染严重的一级支流纳入这一“生态罚单”的考核范围。
据陕西省环保厅工作人员介绍,2010年陕西省对沿线西安、咸阳、宝鸡三市开出了380万元的生态“罚单”。一年后,三市又因污染超标,再次被罚8900万元。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渭河沿线地市共缴纳污染补偿金超过1.6亿元。
严格的治污措施倒逼地方政府采取实际行动,关停污染企业,从源头进行治理。宝鸡市将治污项目列入市县目标责任书;咸阳市给每个治理项目打分;渭南市采取现场督办、新闻曝光、亮黄牌等措施管控污染源。截至今年上半年,列入治理的225个污染治理项目,已经完成了209个;重污染河段地市自查污染治理项目80多个。同时,各地政府还全力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提标改造,大幅降低了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渭河问题。
2013年的环保监测数据显示,渭河干流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较2012年下降24.3%,氨氮下降11.3%;干流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由2011年的69.2%,下降到2013年的35.7%,水质综合评价由2011年的“重度污染”改善至2013年的“中度污染”。三年治污行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渭河水质的改善,现在渭河的许多河段,不仅水鸟回归,岸边也再次出现市民垂钓的景象。
关键字: 2222“生态罚单”成为渭河沿线地方政府减排“紧箍咒”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碳汇修复,绿水青山“价更高” 2025-03-30 17:31:48
- 数说绿色发展“成绩单” 全国CCER交易市场作用初现 2025-03-30 16:49:44
- 生态环境部发函征询CCER新的方法学,你准备好了没有? 2025-03-30 16:40:33
- 数说绿色发展“成绩单” 全国CCER交易市场作用初现 2025-03-30 15:46:08
- CCER自愿碳市场建设取得的重要实质性进展!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 2025-03-27 19:22:17
- 威海银行创新落地“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CCER开发挂钩”贷款 2025-03-25 19:22:07
- 内蒙古开发储备18个CCER造林碳汇项目 2025-03-23 16:33:21
- 首批CCER项目完成登记 江苏项目核心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2025-03-23 16:30:27
- 人民日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CCER完成登记 2025-03-21 12:44:25
- 国家发改委明确:CCER后就没绿证了 2025-03-19 17: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