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宁市紧紧围绕扩量提质补工业短板、升级增效强服务业优势、示范引领显农业特色、强化创新增发展动能的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招商、精准招商为主题,以工业招商、服务业招商为基础,以“双创”招商为重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为突破,一季度投资促进工作稳步推进。据统计,前3月全市区外境内实际到位内资165.5亿元,全口径实际利用外资20335万美元,均完成自治区、南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大项目资金到位拉动发展
在横县霞义山上,一座座白色的风电塔随山势绵延起伏,犹如卫士守护着青山绿水。这些高达150米的“大风车”即龙源六景风电项目的“成品”。一季度,项目二期工程――横县大浪风电项目到位内资达2.5亿元,成为全市投资促进工作平稳增长的主要支撑力之一。
中国国电集团龙源电力是中国最早进行开发清洁、高效、可持续新能源的国有控股香港上市公司,目前是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公司。2014年10月,该公司在横县投资8.95亿元,分二期建设总容量9.55万千瓦的六景一、二期风力发电项目。目前,一期24台机组已安装完毕,全部并网发电;二期19台机组正在安装调试,预计5月底竣工发电。投产后,项目全年可发电量2.2亿千瓦时,实现年产值1.32亿元人民币。
除横县大浪风电项目外,招商局地产控股在南宁投资南宁招商的浩田房地产项目、嘉和控股投资的南宁嘉和城房地产开发项目、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投资的南宁安吉万达广场、深圳研祥集团投资的南宁研祥集团全联科技装备业商会东南亚总部集群项目、深圳市海王投资的南宁海王保健品生产项目等37个大项目,一季度到位内资均达1亿元以上,共到位资金85.35亿元,占据全市区外境内到位内资的半壁江山。而一季度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到位内资占了全市区外境内到位内资的近八成,支撑作用明显。
1―3月,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共5个,到位外资达19325万美元,占全市到位外资的95.03%。
存、增量齐抓加快重大项目落地
有项目才有投资,如何让项目“住进来”,是下一阶段我市投促工作的重点。记者从市投促局获悉,接下来,我市既要盯存量,又要抓增量,一方面推进重大项目资金的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加大工业项目的招商力度,促成一批三产项目、创新性企业入驻,为全市经济向好发展夯实基础。
近两年“两会一节”期间,南宁招商成果喜人,共签订项目78个,截至今年2月底,履约项目共50个。2016年,南宁将全力推进“两会”期间签约存量项目的落地建设,助推签约项目资金到位,为今年实际到位资金提供重要支撑。
增量方面,我市抓好工业项目的招商,坚决贯彻“工业强市、产业旺市”的思路,推进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祺景(上海)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飞利浦―祺景LED联合生产基地项目、华晨投资(大连)有限公司等共同投建的房车制造基地、胜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升机总装园区项目、深圳南山台商协会的血液检验试剂、科天水性油漆等一批工业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同时,提升三产优势,推进华谊兄弟(天津)实景娱乐有限公司的华谊兄弟(南宁)电影小镇项目、霍氏集团的中国―东盟霍氏集团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正益移动互联科技股份公司的智慧园区服务平台等一批项目的洽谈,促进项目早日签约落地。
此外,我市还要大力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招商,重点抓紧北京中科融智能机器人、石墨烯等重大招商项目洽谈。以“南宁创客城”为载体,深入对接北京赛伯乐投资集团的猪八戒网项目等,带动培育发展一批创新创业企业,打造一批创客空商和创业品牌。
提升服务效率解决项目推进难题
“地方政府对企业真的很贴心,基本上都是上门服务。举个例子,我们从投产到现在从没出现过一次因供电线路而影响生产的事故。”百威英博啤酒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经理高科说。
“筑巢引凤”“跟踪服务”是近年来广西―东盟经开区招商工作中的两件要事。一方面,开展标准厂房建设,多渠道开展标准厂房招商,吸引中小企业入园发展。另一方面,对已签约的项目,抓好协调服务工作,千方百计促成项目落地;对引进成功的项目,做好跟踪服务,经常深入企业调研,随时了解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服务态度就是我们投资环境的体现,好的投资环境可以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东盟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黄仁好说。据统计,一季度,东盟经开区共引进4个项目,总投资为13500万元,其中3个为租赁标准厂房项目。
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项目,都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而激发这股潜力喷薄释放真正成为经济发展动力的则是一个地方的服务水平。因而“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再次成为我市下阶段招商引资工作的关键词。“我们要努力营造亲商、重商的氛围,把企业看做自己的亲人,待人要诚,服务要讲究效率和水平。”市投促局局长梁枫在2016年一季度全市投资(招商局长)工作会议上说。
为确保签约项目顺利投资建设,我市将加大项目的全程跟踪服务力度,着力提升项目跟踪服务质量,充分利用自治区、南宁市和各县(区)、开发区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畅通联络渠道,合理推进项目进展,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着力协调解决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在落地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落实项目落地建设条件,保障项目快速落地并开工建设,促进“招大引强”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欧盟CBAM新政策提案出炉:简化流程、强化措施 2025-03-04 17:58:48
- 人保财险:创新打造绿色保险体系,积极服务全面绿色转型 2025-03-02 19:49:58
- 债券评级纳入环境指标 助推资本流向绿色低碳领域 2025-02-25 18:32:16
- 债券评级纳入环境指标 助推资本流向绿色低碳领域 2025-02-25 18:27:20
- CCER点燃绿色经济 碳信用机制开启发展新篇章 2025-02-12 14:34:39
- 广州: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信用和企业碳账户体系 2024-10-31 18:07:21
- 青海省491家企业已建立碳账户 2024-10-31 16:52:06
- 微软与1PointFive签署碳信用购买协议 2024-07-24 16:46:42
- 泰国推出首个清洁能源和碳信用交易平台 2022-10-20 14:03:31
- 企业碳账户、碳信用来了! 2022-09-21 14: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