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中美节能减排搞啥嘞 美国人也怵排放升级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卡车之家  发布时间:2016-09-22 10:52:25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当今全球环境污染加重,能源问题凸显,虽然具体情况有所差异,但就整体而言各国现在都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面临相似的境遇。8月16日,美国交通运输部和环保署,针对中重型卡车再次联合发布第二阶段燃油效率和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制定了到2027年减排11亿吨的计划。

      

      上世纪60年代,美国认识到汽车排放的危害,开始制定标准限制污染物排放;80年代,我国也着手制定相关法规。如此算来,人们对于节能减排做出的努力,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然而,中美两国国情不同,技术发展水平存在差距,这使两国节能减排落实方法步骤不尽相同。本篇文章我们就从排放法规说起,将两国的情况做一比较。

      ● 上世纪50年代发布 美国拥有世界最严

      194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当时洛杉矶市中心被雾霾笼罩,数千人出现咳嗽、流泪、呼吸不适、头晕恶心的症状。正是这次可怕的经历,让美国人第一次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开始正视汽车尾气排放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影响。

      

      1955年,美国联邦颁布了《空气污染控制法》,1963年制定《清洁空气法》,1968年采用“7工况法”控制汽车排放,1972年采用LA-4C(FTP-72)试验规范加强对氮氧化物(NOX)的控制,1975年改用LA-4H(FTP-75)标准…

      时到今日,奥巴马政府再次针对2011-2027车型年的中重型卡车及客车提出了“燃油效率和温室气体排放”第二阶段标准,力争到2027年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亿吨,减少原油消耗20亿桶,节省燃油支出1700亿美元的目标,堪称史上最严“商用车排放标准”。

      

      一项项法规的出台、修订,让美国成为世界上汽车排放控制指标种类最多、排放法规最严格的国家之一。而加州作为最初的受害者,在标准的制定上较美国联邦统一标准,要提前2-3年,要求也更为苛刻。

      ● 投入高收益周期长 美国推行标准难度大

      不过,新标准出台带来经济高效的运营环境、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同时,也给产品技术研发造成了困难,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即是生产成本的增加。据美国环保局推测,2021年一辆半挂车的生产成本至少将增加6400美元,到2027年将增加12440美元;而一辆工程用卡车的成本则将增加1110美元,到2027年将增加2700美元。

      虽然新产品经济性更好,会间接增加一部分收益,但对于半挂牵引车两年后才可实现,而工程车获得周期更长,在4年左右,大型皮卡和厢式货车则要在3年之后。

      成本增加、投入产出比不均的现实,让美国政府对于执行新标准也颇感压力。一味依靠政策强压不是办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才是正道。

      ● 延长时间宽松政策 美国不得已的妥协

      为此在生产制造方面,美国政府表示将给予企业更多自由度,允许他们自主选择技术组合,延长研发时间,以确保新技术成熟耐用。就物流公司等用户,将特别对小型企业,给予一定宽松的政策,同时推迟标准执行时间。

      ● 起步晚市场条件差 中国标准实行困难重重

      而我国在排放法规推进方面,与美国有差异也有相近之处。我国排放标准参照欧洲标准制定,自2000年开始实施,起步较晚。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自2014年执行的国四标准,相当于美国在2004年实施的EPA04排放标准,落后美国整整10年。

      

      目前,大部分省份尚在执行国四标准,只有东部11个省份在某些特定车型上,执行国五标准。环保部表示,将分区域,分时段,分阶段地实施,保证市场从国四到国五的平稳过渡。

      

      至于分步落实的原因,和美国的情况类似,同来受到技术和市场条件的制约。油品品质是影响机动车尾气达标的重要因素,我国生产技术尚不成熟,实行更高标准的排放法规,只能推迟。比如2008年1月1日国三标准正式实施,但2010年初油品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才达到国三标准。

      另外,当前物流市场不景气,更换排放标准更高的车型,给物流公司造成的经济压力都不容小觑,更何况散户经营者。我国物流市场内,个体散户不在少数,不少人贷款买车从事物流运输,已经力不从心。如果加快推动新的排放标准,对于散户更是雪上加霜,必将引发更加尖锐的矛盾,因此对于中国而言,纵然排放升级是大势所趋,但又只能分步推进。

      ● 中美排放升级 谁是最大受益者

      当前,受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增大的现实所迫,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行更高标准的排放法规,中美两国自然不例外。排放标准提高催生产品技术升级,碳排放量降低环境改善的受益者是整个人类,但直接利益获取者又是谁呢?

      在笔者看来,新标准出台带动产品技术提升,推动新产品诞生,未来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点。虽然前期研发投入成本较高,但未来收益相当可观,对于产品生产企业来说,是“来者不拒”的。

      然而,就用户一方,排放标准提高,必将催化车辆更新换代,对于广大物流公司或者散户运输者短期不是一个好消息。无论是国内还是美国,更换排放标准更高的车辆,都会增加用户的经济压力,特别是小型企业甚至个体经营者负担更大。用户能否买账,市场能否消化这部分资源,对于中美两国乃至更多国家,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 编后语

      新产品环保高效,人人都喜欢,但成本升高带来的负担,如果一味让用户买单,不管是中国司机还是美国司机,都是不情愿的。这就要求一方面厂家在生产新产品时需要注意控制成本;一方面政府应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尽管这样说有些“理想主义”,但实际情况决定了这两种出路,依靠行政力量压制用户是不现实的,只会给未来发展造成更多隐患。

关键字:   中美 节能减排 交通节能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