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电网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可靠供电数字电网
到2022年,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100%,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低于0.5分钟,电网具备支撑新能源100%消纳的能力。 未来两年,将建成“零能耗”建筑,在建筑领域先行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2021-09-09 22:32:2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065.html -
完善新型储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考及建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应对极端事件、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2021-09-08 16:51:1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926.html -
专家李俊峰 未来电力系统需要将储能技术作为支撑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近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在三方面发力:一是能源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2021-09-08 16:39:4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921.html -
降服电力系统“数据雪崩” “伏羲”芯片带来中国方案
得益于芯片技术的支撑,团队研发成果芯片化保护装置已在多个行业中实现规模化应用,并出口至10余个国家,创造经济效益11.5亿元。2021-09-08 15:47:0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906.html -
教育部:建设一批国家级碳中和相关一流本科专业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2021-07-29 18:59:1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760.html -
聚焦四大方向,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科研布局
上海市科委今天发布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专项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科技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低碳科技攻关布局。2021-06-24 17:10:5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698.html -
氢能离我们如此之近
2020年9月,北京市首个氢能产业园――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正式揭牌。在揭牌仪式上,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示范区将依托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产业资源优势,构建以加氢示范站、氢能交流中心、科技园区为载体,产业基金、企业联盟、专项政策、试验基地为支撑的“3+4”氢能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成集氢能产业研发、测试、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创新生态。目前,距离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揭牌已经半年多过去了,示范区建设到什么程度了?2021-06-01 14:48:1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610.html -
世界首例碳中和技术项目亮相海南国际消博会
中华时报海南讯(记者 姚德天) 一项可以独立支撑碳能源、碳利用、碳达峰、碳金融的碳中和技术项目2021年5月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一经亮相,立刻引起碳学界和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切。应邀参加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碳氢核肥碳中和项目总裁赵芳女士也立刻成为媒体关注的“网红”。2021-05-27 12:05:1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515.html -
世界首例碳中和技术项目亮相海南国际消博会
一项可以独立支撑碳能源、碳利用、碳达峰、碳金融的碳中和技术项目2021年5月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一经亮相2021-05-25 11:18:1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476.html -
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首次亮相ESIE2021
日前,第十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1”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启幕,主题聚焦“支撑国家双碳新战略,共谋储能跨越式发展”。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陈海生探讨了储能技术在碳中和目标下的战略地位和贡献2021-05-23 17:06:0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