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委员建议尽快制定各地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广东在经济社会低碳发展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广东省碳排放强度“十二五”期间下降23.9%,“十三五”期间下降22.35%,以约5%的碳排放和7%的能耗占比支撑了全国约11%的经济总量。今年上半年,广东省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企业家参加的专题调研组赴广州、佛山、阳江、茂名及浙江省开展调研和考察,并提出了《“广东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策略”专题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认为,从广东省目前控碳减排的显著成效和2022-01-01 19:29:3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43.html -
高瓴开启“碳中和”校招大幕,联合被投企业推动“低碳人才”建设
近日,国家发改委提出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制定,研究各行业各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措施,推动2030年前全国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在此背景下,加快培养低碳行业专业人才,同时对市场参与主体进行能力培训,为我国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专业支撑,也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障。2022-01-01 19:27:2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42.html -
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编制完成
记者从16日举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有关部门正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多领域和行业的实施方案。目前,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实施方案和《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已编制完成,正在按程序报请审议,审议通过后将按程序印发实施。2021-11-29 16:18:5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406.html -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智慧交通产业怎么做?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实施方案和《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已编制完成。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在刚刚过去的 10 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4 个,总投资 150 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行业。2021-11-29 16:15:2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405.html -
我区出台《宁夏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方案》
11月27日,记者从自治区科技厅获悉,为加快构建我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自治区科技厅出台《宁夏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方案》,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021-11-29 15:28:1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392.html -
宁夏出台《宁夏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方案》
11月27日,记者从自治区科技厅获悉,为加快构建宁夏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自治区科技厅出台《宁夏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方案》,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021-11-29 11:14:1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380.html -
股市:碳中和下的“隐形冠军”,天然气板块悄然走强(名单)
近期以来,供需错配叠加下游景气带来的产品涨价,是当下市场资金拥抱新能源车、半导体和光伏等新兴产业的背后逻辑支撑,也是煤炭、钢铁等顺周期大宗商品持续走强的因素之一2021-09-10 10:07:1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134.html -
南方电网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可靠供电数字电网
到2022年,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100%,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低于0.5分钟,电网具备支撑新能源100%消纳的能力。 未来两年,将建成“零能耗”建筑,在建筑领域先行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2021-09-09 22:32:2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065.html -
完善新型储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考及建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应对极端事件、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2021-09-08 16:51:1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926.html -
专家李俊峰 未来电力系统需要将储能技术作为支撑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近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在三方面发力:一是能源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2021-09-08 16:39:4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