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委员黄震:加快培养“碳达峰、碳中和”专门人才
“人才”,是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今年在两会期间提案的关键词。今天上午,他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应对未来在气候、能源方面的挑战,高校要加快相关人才培养。今年两会,他特地准备了提案,呼吁大力培养“碳达峰、碳中和”专门人才。2022-01-01 19:25:5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41.html -
丁仲礼院士: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内容要点
氢云链: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平台。微信:chencjn168,申请入群请附名片 碳中和 " 过程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其程将会是经济社会的大转型,将会是一场涉及广泛领域的大变革。-- 丁仲礼2022-01-01 17:11:5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22.html -
高交会观察 丨 碳中和元年,减碳先行城市深圳如何再出发?
“如果说过去40年影响中国发展最大的四个字是改革开放的话,未来40年影响中国最大的四个字可能就是双碳行动。”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高交会上演讲时表示。 今年成为碳中和元年,“双碳”成为正在举办的第二十三届高交会现场论坛、展区及沙龙的热词。2021-12-30 22:23:5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08.html -
王金南院士:尽快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有没有更具体的时间段?各地方要如何因地制宜实现梯次达峰?对于重点行业、重点部门该如何控制碳达峰节奏?2021-12-30 22:01:0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497.html -
仇保兴:推进以城市碳中和为主体的五大良性变革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11 月 25 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在由经济观察报、经观传媒共同举办的 2021 宏观经济论坛暨创新峰会上表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功经验揭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城市间的 GDP 单轨竞争可转向 GDP 与减碳双轨竞争。2021-11-29 15:15:4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388.html -
中国如何走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
“碳中和目标对科技界提出了新考验。” 9月26日,在2021年中关村论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实现碳中和,要从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和固碳“三端发力”,其中“技术为王”是鲜明特征。2021-09-30 15:43:3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352.html -
中科院:发挥院士专家资源优势 研讨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路径
央广网北京9月16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9月15日,国新办举行2021中关村论坛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创中心建设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黄向阳在会上介绍称,作为中关村论坛的主办单位之一2021-09-16 17:20:5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315.html -
“碳中和国际合作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9月6日,由中安和平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国际院士科创中心和全球化合作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之“碳中和国际合作发展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2021-09-11 12:10:2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276.html -
邬贺铨:东西部合作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四川可大力发展碳汇资源
9月7日,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发表了题为“IT与双碳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2021-09-10 21:09:1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239.html -
开征碳税?财政部将牵头起草“双碳”财政支持政策
为加快补齐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手段措施、基础能力等方面短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在今年两会期间建议尽快设立应对气候变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021-09-10 20:51:4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