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才能院士:碳中和目标下能源人新使命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仅为30年,是主要发达国家的1/2,留给我们碳中和过渡时间非常短,减排工作压力很大,亟需一场涵盖国家、社会、个人等各层面、广泛而深刻的绿色革命2022-09-10 12:40:4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405.html -
杜祥琬院士:固废资源化利用是高质量发展的要素
固体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固废资源化利用是高质量发展的要素,固废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是国家和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推进治理现代化和提高公民素质具体而有力的抓手2022-05-24 16:40:2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330.html -
吴丰昌院士:推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由中国科协组织开展的2021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遴选工作已经完成,并于2月21日举行的2021年科创中国年度会议上对榜单内容进行发布。2022-02-24 12:07:5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840.html -
“绿色办奥”史无前例北京冬奥会是如何实现碳中和的?
2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的“美丽中国・绿色冬奥”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向世界集中展现了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强决心和不懈努力。2022-02-23 17:00:0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810.html -
贺克斌:碳资产将成为个人投资的主流资产配置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国“双碳”目标的设定有什么科学考量?落实“双碳”目标的行动面临什么重点、难点?将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哪些影响?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2022-02-23 09:33:2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723.html -
贺克斌:碳资产将成为个人投资的主流资产配置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国“双碳”目标的设定有什么科学考量?落实“双碳”目标的行动面临什么重点、难点?将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哪些影响?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2022-02-23 09:31:3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722.html -
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碳中和必须以城市作为主体
11月25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在2021宏观经济论坛暨创新峰会上发表题为《推进以城市碳中和为主体的五大良性变革》的演讲。2022-01-02 14:26:0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58.html -
全国政协委员黄震:加快培养“碳达峰、碳中和”专门人才
“人才”,是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今年在两会期间提案的关键词。今天上午,他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应对未来在气候、能源方面的挑战,高校要加快相关人才培养。今年两会,他特地准备了提案,呼吁大力培养“碳达峰、碳中和”专门人才。2022-01-01 19:25:5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41.html -
丁仲礼院士: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内容要点
氢云链: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平台。微信:chencjn168,申请入群请附名片 碳中和 " 过程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其程将会是经济社会的大转型,将会是一场涉及广泛领域的大变革。-- 丁仲礼2022-01-01 17:11:5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22.html -
高交会观察 丨 碳中和元年,减碳先行城市深圳如何再出发?
“如果说过去40年影响中国发展最大的四个字是改革开放的话,未来40年影响中国最大的四个字可能就是双碳行动。”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高交会上演讲时表示。 今年成为碳中和元年,“双碳”成为正在举办的第二十三届高交会现场论坛、展区及沙龙的热词。2021-12-30 22:23:5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