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金融:用好碳金融产品支持碳中和目标实现
最近一段时间,时常有人问我产业转型或投资方向,好像我什么都知道似的,其实我什么也不懂,我的随笔并不是作为投资导向写的。今天翻看2021年本人写的《低碳经济学》,发现297-301页中有4000多字关于碳金融的内容,暂且自己“剽窃”一下抄录于后。2021-12-01 16:00:2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452.html -
大多数人都搞错了,碳达峰、碳中和不是他们理解的样子
中国大部分的制造行业,对排碳有刚性需求,所以碳达峰、碳中和指标对我国工业体系的压力和挑战可想而知。原本薄利的公司,加上碳指标费用,可能就不盈利了!机遇与风险并存,提前布局,才是正道。2021-11-29 18:08:1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409.html -
国外国有石油公司开始朝着碳中和方向迈进
据彭博社墨西哥城报道--墨西哥石油交易所在7月底宣布将更定期地披露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后,给投资者留下了更多的问题而不是答案,然后拒绝讨论为什么与一年前相比,4月至6月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飙升了两位数。2021-09-09 22:04:5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049.html -
苏联当时从什么渠道获得了氢弹技术?
苏联虽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制出原子弹的国家,但其在核武器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所做出的成绩也绝非一般国家能及2021-09-08 20:03:1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952.html -
无续航焦虑 拥有500kW马力的氢燃料车与EV同价你会买?
现在跟普通人聊氢能源,大概得到的回答就是:电都没整明白呢,就氢了?不是想太多,就是在吹牛。2021-09-08 19:45:2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943.html -
张希良:通过卖碳减排配额获得收入不是中国的诉求
中新社北京8月3日电 (记者 庞无忌)过去中国曾是CDM即清洁发展机制下,碳减排指标最大的卖出国。如今,建设、上线了全球最大碳市场的中国,能再做国际“卖碳翁”吗?2021-08-07 18:16:2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808.html -
化石能源不是洪水猛兽提高化石能源效率,对碳中和意义更大
近期,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引发高度关注,5月底,其市值登上万亿高点,6月,市值再度高企,突破1.2万亿。得益于此,其董事长曾毓群登顶香港首富宝座,超越“超人”李嘉诚。2021-07-04 15:40:0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712.html -
晶科能源:光伏+氢,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的两大路径
各个行业都把脱碳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这对于交通领域更将是挑战,为此记者就如何实现规模化的交通领域脱碳,以及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企业在助力交通绿色转型方面所扮演的角色,采访了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女士。 钱晶认为目前的电动车如果用的是大电网的火电,那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能源车,新能源车前提要让它绿色,所以交通领域的规模化脱碳就要依靠绿色电力的电动车和绿氢作为氢燃料电池车来替代传统燃油车。2021-05-24 15:28:1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416.html -
四川长虹:长虹电源不是上市公司官网介绍的储能技术属实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4月2日讯,有投资者向四川长虹(600839)提问, 请问营收10个亿净利润1.34个亿的长虹电源是否是上市公司的?2021-05-23 17:16:1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19.html -
杜祥琬:碳达峰不是“攀高峰”
“通过降低碳强度来实现碳达峰有两条路径:一是降低能源强度,节能提效是走向低碳的战略之首;二是优化能源结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5月18日在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迈向碳达峰:地方经济转型与能源发展新机遇”上表示。2021-05-21 10:43:1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53.html